第767章 欧罗巴大青旗(第2/2页)

忽必烈一怔,笑着点点头,“是这个理儿!当年俺们蒙古大军纵横欧罗巴,踏平勃烈儿(波兰)、马扎尔(匈牙利)的时候,也没见欧罗巴人拿罗马火出来使用。”

“此物只有君士坦丁堡有,而且数量很少。”刘秉忠解释,“此物是用石油制成(石油的名称是北宋沈括起的)、硝石、硫磺、白磷等物用秘法制成,可以在水上燃烧。而且不是什么地方的石油都可以用的……”

其实罗马火就是个汽油弹之类的东西,生产的难度就是炼油,如果石油质量差,提炼的难度自然就高。因此君士坦丁堡的罗马火工场会选用比较上乘的轻质原油。

但是造成罗马火产量始终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原油难得,而是提炼和保存太难。这毕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易燃品,很容易出火灾事故。

忽必烈摆摆手,“朕不听这个,只管让罗马汗全力制造便是。”

他转过身,带着陪他一起观看罗马火爆炸的文武返回了自己的金顶大帐。大帐之内摆了原木桌,桌子上摊开了一幅东欧地图。地图上面,大约是第聂伯河下游,靠近黑海的地方,密密麻麻插满了各种颜色的小棋子,代表着蒙古八旗各部。

现在开到欧罗巴的都是蒙古八旗的军队,八旗眷属和旗奴还在慢悠悠向西移动。因此每个旗都留下五千人充当护卫。抵达欧洲的蒙古八旗军就是十六万,其中两万被刘孝元带去了君士坦丁堡。还余下十四万都在第聂伯河一带。另外,金帐汗那海也准备了四万大军,准备和忽必烈一起入侵。罗斯诸国还提供了五万附庸兵,号称欧罗巴大青旗兵——大明有阿兹特克绿营,蒙古有欧罗巴大青旗,倒真想到一块儿去了。

十四万蒙八旗,四万金帐军,五万欧罗巴青旗,一共二十三万大军,就是忽必烈这次入侵东欧的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