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寒门之首(第2/2页)

祖盛抚掌惊叹:“瞻箦,真富庶矣!这套琉璃茶具,怕是千金亦难得矣!”

刘浓微微一笑,单手逐一抚过器皿,淡然道:“千金之壶煮一两之茶,料来你我唯愿取得一两矣!”言罢不待人称赞,起身朝着老翁揖手,向着祖、桥二人揖手。

桥、祖二人正色,起身还礼。

闻言,老翁眉间缓缓舒展,竟也慢慢起身拱手还礼,心中暗道:嗯,胸中藏竹不骄不燥,知友言失不辩不驳,隐寓言教;华亭美鹤果然名不虚传,甚有过之!

礼毕。

刘浓撩袍落座,阖眼、拂心、醇神,待忘觉于外时,徐徐展眼。

只得一眼,对面三人恍觉星投湖海。

刘浓面带笑容开始行茶,袍袖撩烟起,仿若行云流水;滚沸蒸腾时,掐起绿叶根根;琉璃前后往来,不闻碰撞声;待得凤头九点,珠线若玉抛。

浅浅注得七分,双手持碗一荡。

哗!

整个竹亭内,满荡着清薇香气。静!丝丝静意,沉人心神。醉!醇醇醉觉,教人忘返。

茶香徐怀直浸,闻之者神醉,却无人称赞,皆因神思俱在天外!

刘浓淡淡一笑,亦觉此次煮茶,心神最是融汇,暗中极是满意,将茶碗奉呈至老翁面前,缓声道:“老先生,且先嗅,再浅饮!愿以此茶,祝老先生一路金风相随!”

听得这话,老翁正欲伸出的手微顿。

“老先生!”

刘浓淡声再唤,眉间色正,面含微笑犹若春风。

“妙哉!”

老翁凝视着刘浓缓缓赞道,随后接过茶碗闭眼一嗅,只觉清香仿若聚丝成束,渗得人浑身通体舒泰、毛孔尽张。微作浅抿时,舌尖几度回味,待得苦意悄然而褪时,甘味层层凝来。

桥然品茶一口,良久良久,渭然叹道:“瞻箦茶道仿若空山幽月,令人悄然静心。茶中之味,苦甘复尽时,唯余清香透阵教人忘神难返,可堪一绝!今日一饮,怕余日再难忘矣!”

“哈……”

祖盛品着茶,摇着脑袋哈出一口气,稍稍作想,想不出言词,索性直接赞道:“妙哉!”

老翁笑问:“妙在何矣?”

咦?

祖盛抬眼看向老翁,见其面带笑意不似嘲弄,遂笑道:“妙在如饮琼浆矣!”

老翁笑而不语,将茶一饮而尽。

这时,有随从踏步而来,向老翁低语几句。刘浓捧着茶碗挑眉一瞅,但见随从健壮如牛,行走时脚步均匀落得极沉,应是军中健卒!

待其与来福擦身而过时,来福心生惊疑,回眼望向小郎君,只见小郎君持着茶碗缓缓摇头。

茶续三轮而尽。

桥然看了看天时,见日已至中梢,唯恐今日再错过行程,便提议就此作别。老翁温雅笑着亦不强留,将三人送至柳道口。

刘浓正了正冠,目不斜视,朝着老翁重重揖手道:“老先生,就此别过!”

言罢,转身,挥着大袖迈向牛车。

既已续过,何必再问是谁!前路多艰,各自珍重!

老翁叉着腰,眯着眼,看着红日在肩的美郎君正欲踏入帘中,突地大声唤道:“瞻箦!”

刘浓身子猛地一顿,随后缓缓回头,只见深深柳道中老翁拱手独立,身后则遥遥赶来一辆牛车……

对揖。

踏入帘中,心潮难以平息,挑帘再望时人已杳绝,默然心道:将军百战身名裂,回首万里山河,勿须言绝!

……

踏游路途人慢漫。

一路沿水而行,虽是正夏时日,但挑着边帘亦不觉热,反而有阵阵凉风袭来。祖盛极是健谈片刻亦不停歇,一会探首和桥然探讨棋艺,一会又歪头向刘浓请教玄论。

刘浓捧着《庄子》,淡然笑道:“一切皆在书中也!”

突地,祖盛想起日前之事,趴在车窗问道:“瞻箦,若依你之见,那老翁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已是他第三次问起了,自那日离开姑苏渡后,桥然与祖盛便对老翁的身份产生怀疑,特别是桥然久居吴县,却从未听闻姑苏有此庶族寒门。一路上,他们几番猜来猜去,越是猜不出越是着迷。而刘浓虽然知晓老翁身份,可既然老翁有意相避,自己心知便可怎能再言。

便在此时,一辆马车自后面快速驶来,车夫挥鞭疾扬,险些抽中祖盛探出车窗的手。

“啪,啪!”

车夫继续扬鞭,马车夹起烟层,滚滚窜向远方。

祖盛跳下车来,指着车屁股骂道:“汰,怎地如此无礼,跑得倒是挺快!如若不然……”说着,挽起宽袖,神色颇是忿忿。

桥然瞥一眼马车消失之地,笑道:“茂荫,不然怎地?你要教训他么?”

祖盛挑眉道:“那是自然,我现下日日习练五禽戏……”

“哦……”

桥然长长的哦了一声,稍稍作顿,随后缓缓点头漫声道:“别人坐的是马车!”

马车?那可是个稀罕物!

东汉末年屡经战乱,马匹极是紧缺。自曹魏代汉后,军中马匹供应不足,曹丕便倡导出行乘牛车;牛车虽不若马车快捷,但胜在平稳;而门阀世家踏游山间时,意在悠悠闲适,正好与其不谋而合。再至晋室移镇江东,失去了北方的产马地,马匹更是稀少。除豫章军府和极少数的世家,便是司马睿出行亦是以牛车居多。

祖盛闻言微愣,面色稍显尴尬,待见桥然嘴角弯翘,知晓他是故意作弄自己,遂大声笑道:“嘿!管他是谁,下次若让我见着,定要与其理论。我若论不过他,瞻箦上也。嗯,若要厮杀,便让其领会一下玉鞠兄的棋盘妙阵!”

“哈哈!”

刘浓、桥然对视大笑。就连几名侍婢亦都掩嘴而笑,祖盛于笑声中面不改色,挺胸掂腹窜上牛车,大手一挥喝道:“出发!”

“劈啪!”

“哞!”

健牛鸣啼,白袍纵鞭,穿梭青柳若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