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美鹤及冠(第2/2页)

走着,走着,小谢安突然飞快的溜了身后一眼,而后抬头看向刘浓,正色道:“美鹤,日后你前往北豫州了,谢安还可来华亭吗?”

刘浓心中一奇,继而笑道:“哦,可是贪食此间鲈鱼?”

“非,然也,然也,鲈鱼鲜美,谢安喜食,别地再无如此好鱼。”小谢安刚一摇头,忽然回过神来,猛力的点头,而后眼巴巴的看着阿兄。

谢奕想了一想,笑道:“此事不难,每年夏秋踏游之时,顺道而来便可。”

“谢过,阿兄。谢过,美鹤。”

小谢安大喜,朝着谢奕一揖,又对着刘浓一揖,而后眼睛一转,徐徐的转向身后,朝着那仰头撅嘴的曲静娈一揖:“谢过,谢过……”

“曲静娈!”小静娈飞快的扬了扬手中的小刀片。

“哈哈……”

“格格……”

刘浓与谢奕大笑,嫣醉莞尔。

夜色如水,洒落一地婉约。

值此浓夜,谢奕十七,刘浓十六,小静娈八岁,小谢安五岁……

……

后续两日,陆陆续续的宾客来到华亭刘氏。

娄县祖氏、祖彦来了,带来祖盛捎给刘浓的礼物,刘浓揭开一看,嘴角默然而裂,陶侃兵锋横扫广、交二州,祖盛以文学掾身份参军,初任都伯,经得半载历练,屡立战功,现下已被陶侃升为百人将,更令人惊奇的是,祖盛竟是陶侃为数不多的骑军将令。而祖盛带来的礼物也极是怪异,乃是一截马尾,据祖盛信上所言,此马尾乃是匪首温浩之马,其人被他一刀斩于马下。

刘浓把马尾递给碎湖,命其好生保管,心中暗笑:以茂荫的本事,怕是一刀有假,多半乃两刀、三刀……

余杭丁氏来了,丁晦与丁青矜亲至,所携之礼极厚,足足装了五辆牛车。丁青矜依然一身男装,看见刘浓也只是淡然一揖。

丁晦向刘浓打听谢奕等人,刘浓并未相瞒以实相告,丁晦看了一眼女儿,颤抖着眉毛满脸的不可思议,一路上,他还在担心刘浓因北上之事而声名受损,如今却不得不感叹:华亭刘氏已若高山,危然而难撼矣。

桥氏来人了,仅有一人,乃是晴焉,而桥游思却未至,刘浓摸了摸鼻子,一阵怅然。巧思一见晴焉便喜,拉着晴焉便往里走,晴焉走到一半回过头,匆匆奔向刘浓,万福道:“刘郎君,我家娘子有言:因事繁忙,故而不能前来,多有失礼之处,望君莫怪。”

“唉……”

刘浓一声长叹。

纪瞻遣人来了,由建康而至,礼物乃是一块牌匾,上书八字:其美其华,独享江左。

刘浓命人将牌匾挂在大厅上方,王羲之挑了挑卧蚕眉,打趣道:“瞻箦,为何我书之案,君置之于野墙,而纪尚书之牌匾,君却挂之明堂也?”

刘浓道:“逸少,你我比心便可,而纪尚书乃刘浓尊长,尊长也,当敬而为上!”

陈郡殷氏来人了,殷浩未至,礼物却不菲,乃是一只翡翠鹤;东海也有人来,而来人竟是东海一痴,王述依旧眼肿如桃,以袖遮面,遥遥一揖,揖完便走。

刘浓朝着王述的背影,缓缓还礼。

王羲之眉头一紧,冷声道:“我识得此人,目中无人。”

刘浓心中一奇,面上却依旧淡然,慢声道:“逸少,且以心眼观之,或将开朗。”暗中却道:史书记载,王羲之与王述不和,看来果真如此。

“刘郎君,小人奉我家娘子之命,有一言相赠……”

“嗯……”

刘浓徐徐回过头,只见面前有一人躬身行礼,人来人往太多,也不知来者是谁,却不得不揖道:“敢问,汝乃何家……”

那人未抬头,嗡声道:“我家小娘子言,望刘郎君及冠而成礼,习礼而知仪,知仪不负诺。若,若是再行负诺,当,当食言而自肥,其肥,当如是……”

言罢,那人硬着头皮直起身,讪然面对刘浓,用双手虚虚的画了个大大的圈圈。而后,伸出一根手指头,对着那虚无的圆圈一戳。

来福瞅了瞅小郎君,浓眉直抖,拼命忍住笑。

“唉!”

刘浓愣了半晌,终是一声长叹,无它,定是袁女正无疑。

“咚!”

便在此时,一声钟响,时辰已至。

扬州大中正陆晔,阔步走入大厅,而他将为刘浓主持冠礼。

公元320年,正月十三,刘浓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