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柴进的命门(第2/3页)

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还未真正交锋,刘承祐就盲目地撕毁了手里面最大的一张底牌——留在汴京的郭威全家。

这里面,也包括了那位和郭威风风雨雨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柴守玉,以及郭威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同时还有柴荣的长子和次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没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后汉隐帝刘承祐此举或许是他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件事了——几乎让中国历史走入了另一个轨道。

郭威接到噩耗后如何的痛心疾首已经不得而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一切就是那么残忍,通往权力巅峰的路上,鲜花的下面总是鲜血。这一次,郭威的代价太过惨重。

当初在鸿沟小镇上牵手的恋人,还是没能共同走完一生。

公元951年,郭威在檀州“被迫”黄袍加身(很多年后,一个叫赵匡胤的年轻后生模仿了这个动作——从赵后生到鲁后生,郭大侠的故事总是被人模仿,但遗憾的是,后世只记住了模仿者),成为了后周的开国皇帝。

然而,新皇帝却没有了活着的皇后。

他对自己的臣子说了,我的皇后只有一个,她叫柴守玉。

这或许仍然无法弥补他对那个女人的思念和愧疚,于是他又发话了。

后周帝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姓柴。

柴荣!

柴荣是柴守玉的长兄柴守礼之子,柴守玉极为疼爱这个侄子,从小就带在身边。郭威当然也爱屋及乌,收为养子,视如己出。

成年后的柴荣文武双全,性格成熟稳重,成为了郭威身边的左膀右臂,郭威成为后汉帝国的枢密使时,柴荣也做到了左监门卫大将军。郭威兵变时,柴荣任贵州刺史、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

刘承祐砍下的那一刀的影响是环环相扣的,他杀掉了后周开国皇帝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使后周太祖郭威没有了亲生儿子,他的江山必然要传给外姓人。

那柴荣毫无疑问是最有资格的接班人,柴守玉在太祖心中的地位,以及长年跟随郭威显现出的才干,都促使郭威作出了这个无奈的选择。

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在为柴荣去掉权力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后周另一个权臣王峻后,郭威立柴荣为晋王,确立了柴荣接班人的身份。

柴荣被封为晋王后的第二年,后周太祖郭威病逝,年五十岁,在后周开国皇帝的位置上仅仅坐了三年。

当初在确立柴荣的接班人位置时,郭威并没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即柴荣的长子与次子同样在郭威起事时被刘承祐杀掉了。

他认为这不是问题,因为此时的柴荣还很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去生一大把儿子,并把他们培养长大成人。

柴荣曾经问当时有半仙之称的算命高手左谏大夫王朴,他能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多久?王朴说最少能干三十年。柴荣听了相当高兴,说给我三十年的时间,用十年来开拓天下,十年来休养百姓,十年来致太平,三十年后把周帝国治理成为太平盛世。

柴荣没有说大话,在他的治理下,后周帝国蒸蒸日上,他也南征北战地开始了一统中原的步伐。

床笫上他也很努力,在南征北战的同时,他又生了几个儿子。

不需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只要三十年,柴荣,或许又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伟大帝王。

然而他被王朴忽悠了,上苍不待见他,仅仅给了他五年的时间。

公元959年五月,柴荣对契丹发动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北伐,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然而他却倒下了,班师回朝,六月中病逝,把江山留给了只有七岁的儿子柴宗训。

尽管后周的两位皇帝被后世认为是五代十国中最杰出的皇帝,但上苍给他们的时间实在短得可怜,二人加起来一共只当了九年皇帝,所以尽管英雄一世,但他们都只能命中注定为那位叫赵匡胤的年轻人当最佳男配角。

黄袍加身,并不是很困难的决定。当走向权力巅峰的路上只剩下孤儿寡母挡路时,赵匡胤是无法抗拒那致命的诱惑的。

谁也不能。

而如何处置前任老板柴氏一家才是他的最难命题。

他不是王莽,连自己亲生儿子的血溅到脸上也不会擦;更不是曹孟德,内心强大到可以向天下人叫嚣着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很多年以后,提到前老板柴荣,已经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对近臣们说,世宗皇帝在位时,可从来没有怀疑过我有篡位夺权之心。

说这话时他脸上还露出一丝贼笑,像偷了别人东西的孩子,因为打心里他一直认为这个位置是他从柴家抢来的。

柴荣一共有六个儿子,老大宜哥和老二(未名)皆被汉隐帝刘承祐所杀,老三柴宗训即后来的周恭帝,老五柴熙谨早卒,赵匡胤篡位后剩老三柴宗训、老四柴熙让、老六柴熙诲。

陈桥兵变时周恭帝柴宗训七岁,赵匡胤人主开封后,废恭帝,改封为郑王,迁往房州(今湖北房县)。作为废帝,柴宗训虽衣食无忧但精神郁闷,遂在二十岁的时候(公元973年)逝世,其子嗣世袭郑国公封号。

而柴荣最小的两个儿子柴熙让、柴熙诲正史已无记载,江湖传闻(宋人笔记)说当时赵匡胤进入皇宫后,看到宫女抱着两个婴儿,一问是柴荣的两个小儿子,赵匡胤叹了口气问部下该怎么处理这两个小家伙。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朝脖子上比了个斩草除根的手势。

赵匡胤似乎认同了赵普的建议,就在他准备挥手让手下把这两个孩子处理掉时,他忽然看到大将潘美低着头轻捶柱子。

赵匡胤问潘美说,你觉得这样不妥吗?

潘美说也许这是最好的政治选择,但你我良心上可能过不了这关。

赵匡胤说那这两个孩子怎么办呢?

潘美说皇上如果放心,这两个孩子就交给我,我会妥善安置的。

后来潘美抱走了两个皇子,并收养了熙让,并为其改名潘惟吉,后来仁宗、神宗朝的名将潘夙,就是潘惟吉之后。

而另一个婴儿熙诲,则被后周大臣卢琰所收养,亦改卢姓。

以上故事系江湖传闻,可信度并不大,从后来赵匡胤南征北战中对待各方受降诸侯及子嗣的态度上看,虽是武将出身,但赵匡胤有一颗宽容的心,对所俘皇族一律善待,他怎么会容不下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柴荣家的两个年幼孩子呢?

而在他死前,则在宫中留下了一道神秘的石碑,新登基的皇帝即位,必须由不识字的太监带领着,去看老祖宗留下的这道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