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官商之路 第一六二章 秦淮灯会,杀机乍起(二)(第2/3页)

朱元璋呆了一下,心里又活动开了。似乎,林沐风所言,也有些道理。他慢慢坐了回去,沉吟着不语。

“皇上。可还曾记得昨晚那个卖豆腐脑的老汉?皇上可以想想。我大明百姓,皇上的子民都对大明盛世感恩戴德。民风淳朴……这可是皇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林沐风又缓缓道。

朱元璋神色变幻着,最终还是淡然下来,深深望了林沐风一眼,忍不住大笑起来,“好一个林沐风,巧舌如簧,也罢,朕就相信你这一回,也相信朕的子民一回。”

“皇上天恩浩荡,臣替数千百姓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沐风大喜过望,急忙跪倒连连叩首在地。

“好了,林爱卿,持朕的金牌,由你去处理此事,处理妥当了,朕有重赏,处理不妥,朕有重罚,去吧。”朱元璋疲倦地躺倒在座椅上,心中如释重负。虽然林沐风的解释多少有些牵强,但也总算是解开了他心中的一块疙瘩。毕竟,一下子诛杀数千百姓,也是他一时暴怒下地冲动。

……

夫子庙前。林沐风手持金牌,带着几个大内侍卫纵马而来。下得马去,跟把守在这里的御林军首领说明白了朱元璋的旨意,便独自一人登上了夫子庙前的高大台阶之上。

广场上依旧是一片哀呼之声。绚烂的阳光直直照射下来,淡淡的灰尘中,一张张或苍老、或年幼,或漠然或惊慌的脸庞,都是那么得清晰入目。林沐风心里暗叹,就在这皇帝的一念之间,这数千条性命就从鬼门关上走了一圈回来。

他奋力擂起了夫子庙前地鼓。咚咚咚!隆隆的鼓声响起,场上数千张面孔一起抬起,望向了林沐风那在阳光下蔚为高大的身影。

“父老们,本官是东宫侍读学士林沐风,昨夜有逆贼作乱,皇上不得已才命御林军出动剿贼,今贼人已经伏诛,皇上特命本官前来通报众位父老,你们可以安全回家去与亲人团聚了。”林沐风高声喊道。

轰!场上顿时一片沸腾,有笑声,还有哭声,乱成一团。从莫名其妙的被抓,要砍头,到如今被释放,从死亡的绝望中一下子又有了生命的阳光,这些百姓们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咚咚咚!林沐风又擂响了鼓。

场上顿时寂静下来。林沐风再次高喊,“请上卖豆腐脑的老汉!”

这老汉叫韩正。豆腐脑卖得正欢,就被御林军冲破了摊子,人也被扣留了起来。林沐风在人群中找到了他,将他提前释放出来。

韩正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头低低地垂着,不敢再看林沐风。

“众位父老,昨晚皇上带着本官微服出宫。游览秦淮灯会,与万民同乐。在这灯会上。吃了韩正老汉的一碗豆腐脑——因为我等出来的匆忙,身上没有带银子,但这韩正老汉却慷慨大方的允许我等赊账——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大明国泰民安,民风淳朴,人人急公好义!皇上甚是高兴,为有韩正老汉这样的子民而感到骄傲!故而,皇上下旨。赐韩正老汉金字牌匾一幅,黄金百两!”

两个大内侍卫抬着一面牌匾走到台阶上,向众人展示着,牌匾上有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仗义疏财、童叟无欺。还有两个大内侍卫抬着一个打开的箱子过来,里面是金光闪闪地金锭。

“韩正老汉,这是皇上对你地赏赐,你还不谢恩吗?”林沐风微微一笑。

韩正傻站在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自己三碗豆腐脑不过十几文,却换来了百两黄金和御赐的牌匾,天哪,老汉我一步登天了!他颤抖着身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呼道:“皇上隆恩。草民感激不尽!”

林沐风面色肃然,面向皇宫地方向跪倒,朗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震耳欲聋的山呼万岁声顿时响起,在广场上久久地回荡着。林沐风暗暗抹了一把冷汗,起身来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解决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

皇宫里,御书房。

朱元璋淡淡道:“小六子,跟朕说说。林沐风是如何处理此事的。”

小六子面色激动。“皇上,奴才觉得林学士真是当世少有的奇才。皇上。你没听见刚才皇城外,隐隐传来地山呼万岁声吗?那是全城百姓在跪谢皇恩浩荡啊!”

“哦?如何?”朱元璋起身奇道。

“皇上,林学士先是释放了众百姓,然后假托是逆贼作乱,皇上为剿贼不得已而为之……安抚百姓后,马上又将皇上的赏赐当众赏给了卖豆腐脑的老头……场上数千百姓感激皇上圣德,纷纷向皇宫跪倒叩谢皇恩,紧接着,全城百姓也受到感染,跪倒齐呼万岁,这山呼万岁之声震动全城,奴才方才在宫里也听得一清二楚。”小六子笑嘻嘻地道,难得今日朱元璋高兴,他也有些放松心胸。

朱元璋大喜,点了点头,缓缓坐了回去,“好,传朕的口谕,赐林沐风御酒一坛,说朕很高兴,让他今晚喝光这一坛酒,不醉不休,哈哈哈!”

……

东宫。

朱嫣然眉飞色舞地望着朱允炆,嘻嘻笑道:“王兄,我们的林学士这一招如同神来之笔,不仅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消解了民怨,还成功地在全城弘扬了皇祖父的恩德,可谓是一举三得,妙不可言!”

朱允炆哈哈一笑,“嫣然,你是不知,当时在御书房中,当我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就凉了半截,心道这数千百姓死定了——这幅画,分明就是在讽刺已故的皇祖母嘛!皇祖父对皇祖母情深似海,敬重非常,岂能容一些刁民戏弄她老人家?一怒之下,杀尽这些百姓也不奇怪。可林沐风,却将这幅画解释成了农人喜庆收成,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转移和消除了皇祖父的怒火。对了,他居然还带着一碗什么酥锅入宫,请皇祖父品尝……天哪,嫣然,我这回算是明白了,你这个丫头何以会对他情根深种了。”

朱嫣然面色一红,嗔道:“谁对他有情了?我不过是为王兄高兴,有林沐风这样计谋善断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地辅臣,王兄何愁将来江山不稳?”

“对了,嫣然,沐风正在用你的封地建瓷窑,你可真大方啊,提前就把嫁妆送出去了……呵呵。”朱允炆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揶揄道。

“王兄,林沐风所做的一切乃是为了我大明的军备,我作为大明公主,让出一些封地来算什么?哼,这些实际上都是给王兄你做嫁衣裳——王兄,你恐怕还不知道吧,我那日在大明瓷行的店铺里见到了户部的一个主事,王兄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朱嫣然微微一笑,“这林沐风地口风太紧了,居然连我们都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