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释哥舒翰(第2/3页)

“娘亲,是谁惹你生气了哦?呵呵。”萧睿笑了笑,对此他倒没有太过意外。开门做酒吧的,哪能还不遇到一个酗酒的酒客?

“哼,不过是哥舒道元的孽子,小小一个万年县尉,就胆敢在酒吧里撒野,还弄伤了春儿,真是气死娘亲了。”玉真指了指老老实实站在一侧的兰儿等三女,“你看看,把这几个丫头给吓得!”

“哥舒道元?”萧睿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沉吟起来。蓦然,他一惊,急问道,“娘亲,可是那突厥人、曾经做过安西副都护的哥舒道元?”

“正是那蛮子的孽子哥舒翰。”玉真冷笑一声。

哥舒翰啊!大唐名将哥舒翰啊!哥舒道元之子,哥舒翰!萧睿心里一个机灵,耳边立即回荡起李白的那首千古绝唱:“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里说的就是哥舒翰。千古名将,壮怀激烈,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啊!萧睿的脸色微微有些涨红,作为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现代穿越者,他对哥舒翰其人可当真是仰慕已久了!

见萧睿有些异样,玉真的怒火渐消,奇道,“孩子,你怎么了?怎么,你识得这哥舒翰?”

此时此刻的哥舒翰还未成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怎么能让玉真放在眼里。哥舒翰在长安为其父守孝三年期满,他有意要从军建功立业,可李隆基却偏偏封了他一个万年县尉,让这颇有豪杰之风的哥舒翰心里郁闷之极。郁闷之时,便常常出来跟一些贵族子弟饮宴酗酒,阴差阳错之下,就有了今天这一出。

萧睿沉吟良久,轻轻走到玉真身后,也不说话,轻轻熟练地为玉真揉捏起肩膀来。玉真叹息一声,瞪了他一眼,嗔道,“你倒是说话呀,你识得这哥舒翰?你可是要为他向为娘求情?”

萧睿嘿嘿笑了笑,“娘亲,我虽然不识得此人,但却听闻其人豪侠仗义,又有一身好武艺,还精通兵法韬略,将来必将成为我大唐的一代名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一时醉酒犯了点小错,萧睿觉得,娘亲你大人有大量,就饶过他这一遭吧。”

玉真默然无语。哥舒翰在她眼里,只是一个小毛毛虫,但她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哥舒翰居然让萧睿有这么大的反应。沉吟了片刻,她才瞥了萧睿一眼,“既然孩子你为他求情,我就饶了他这一遭——来人,去万年县衙将那哥舒翰给我带过来!”

当哥舒翰诚惶诚恐地走进酒吧二楼一间雅间的时候,玉真已经完全消了气,正被萧睿说的那一些个市井笑话逗得喜笑颜开。见哥舒翰跪在了自己面前,玉真的笑容旋即一敛,阴沉的目光犹如刀子一般在哥舒翰的身上“切割”着,而那站在玉真身后的兰儿三女,更是愤怒地盯着哥舒翰,恨不能上前去每人都踹他一粉腿出出心头那口恶气。

春兰秋菊四女从小一起长大,都跟随在玉真身边,情同姐妹,春儿受伤,这三女焉能不感同身受。

哥舒翰心中忐忑,心中愧悔交集,伏在地上默然无语。

“你便是那哥舒道元的儿子哥舒翰?”玉真淡淡道。

“回殿下的话,小人正是哥舒翰。”哥舒翰低低回了一声,稍微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子。

“哼,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我的酒吧里闹事,还伤了我的春儿,你真是好本事,好能耐!放眼这长安城里,也就是你哥舒翰有这个胆量了。”玉真冷笑起来。

“哥舒翰酒后无德,自知犯下大错……请殿下惩处便是,哥舒翰毫无怨言。”

“哼。”玉真又是一声冷哼,“念在我家孩子给你求情,念在你还有几分才干,我便饶过你这一遭。”

听玉真说了这话,哥舒翰陡然一惊,他自问这回是捅了马蜂窝,惹到了一个自己惹不起的大贵人,虽然不会有性命之忧,但自己的功名和哥舒家的名声算是彻底因此扫地了,更遑论他那从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了,自然统统化为泡影。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突然闻听玉真“饶过这一遭”的话,心里噗通一跳。

萧睿从一侧缓缓起身,笑吟吟地上前将他扶了起来,“在下萧睿,见过哥舒大人。”

哥舒翰轻轻一震,炯炯的目光旋即投射在萧睿身上,雄壮的肩头微微一抖,心下明白了几分。很明显了,是这最近长安城里风光无限的天子门生、玉真义子、才子酒徒萧睿为自己求情,他深深地看了萧睿一眼,躬身拜了下去,“哥舒翰见过萧公子,萧公子此情哥舒翰铭记在心里了,容图后报!”

萧睿呵呵一笑,“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哥舒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玉真坐在那里突然冷笑一声,“哥舒翰,你伤的春儿乃是我这孩子的侍妾……这事儿,你自己就好好掂量掂量吧……”

哥舒翰粗犷的脸上闪过一抹涨红,他咬了咬牙,轰然一声跪倒在地,“哥舒翰欠萧公子一个人情,来日必当厚报!”

……

……

哥舒翰再三道谢后才抹了一把投上的冷汗,惶然离去。而望着哥舒翰离去的背影,又扫了一眼萧睿脸上那似有似无的笑容,玉真突然皱了皱眉,剧烈地咳嗽起来。

片刻间,妩媚的中年美妇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起来,她用手扶住胸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萧睿一惊,赶紧轻轻为她捶起了后背,急急问道,“娘亲,你这是……”

玉真喘了一口气,叹息道,“孩子,不碍事,这是多年的老毛病了,一到这立春时节,我便时时会感到气闷咳嗽不止,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御医,也无补于事。”

萧睿呆了一呆,心道,莫非是季节性的哮喘?或者,支气管炎?他一边为玉真轻轻抚着后背,一边想起了自己在洛阳时尝试炮制的药酒。中国的药酒文化博大精深,萧睿略一梳理,便挑出了一个治疗胸闷气喘咳嗽的方子来。

他摆了摆手,“兰儿,烦劳你去取笔墨纸砚来。”

萧睿匆匆书得一个药方,然后派人去药铺抓药。明媚如花的女调酒师兰儿嫣然一笑,上前去收起了笔墨纸砚,然后给萧睿和玉真各自添上一盏热茶,“公子竟然还通医术,兰儿真没有想到。”

玉真也奇道,“孩子,莫非你还真通医术?不过,你就算是通医术,对娘亲这沉疴怕也是束手无策了。”

萧睿呵呵笑着,“娘亲,兰儿,我哪里懂什么医术。只是我知道几个药酒的方子,我准备给娘亲你炮制几坛,然后娘亲按时饮用,看看会不会有疗效。”

药酒并不是萧睿的发明,在盛唐时候乃至更早,已经有不少医者运用药酒来疗治病患。玉真闻言也并不奇怪,只是她对萧睿所说的药酒也不抱什么指望,但这毕竟是萧睿的一番心意,就算是明知不会有疗效,玉真心里也是高兴的紧,欣慰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