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天三道圣旨(第2/2页)

萧睿回头看了李宜一眼,见她也是一片迷惘之色,不由叹息一声,心里暗暗咒骂了起来,本想在这天高皇帝远的益州过上几年悠闲自在的日子,这一下全部泡汤了。又得重回长安,踏入那尔虞我诈的权力漩涡了。

唐朝的中书舍人是正五品上阶,主掌传宣诏命,参与机密,也算是一个要员。在章仇兼琼等人看来,这在长安当一个中书舍人远远要比在剑南道做一个地方官要强上许多,所以章仇兼琼见萧睿面色不爽,还是安慰道,“子长啊,不要小看了这中书舍人啊,为天子办事,历练上几年,凭皇上对你的宠信,入主一部做个尚书都不是没有可能哟。”

萧睿只有苦笑。

李隆基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萧睿才醒悟过来。

第一道圣旨发出之后,玉真恰好进宫见他,说起此事,玉真不免抱怨了几声,说萧睿本就该是五品的驸马都尉,又立下这番大功,嫌李隆基封的太低。李隆基一想也是,也为了给玉真一个面子,就立即传下了第二道圣旨。

可玉真走后,武惠妃的一句无心之言又让这多疑的大唐皇帝猜忌之心骤起。武惠妃这样说,“皇上,萧睿此番定南诏、平爨区,在剑南道威望甚高。再加上他接管了鲜于家的产业……有他在剑南道,将来接替章仇兼琼为我大唐威震吐蕃和南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让李隆基心里感觉很不舒服。他想来想去,又觉得册封萧睿为剑南道节度副使有些后悔——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第三道圣旨。他决定还是要把萧睿召回京来,留在自己身边,再观察他几年再说。

这倒也不是说李隆基此刻对萧睿起了什么猜忌之心,只是这位大唐皇帝太过多疑了,猜忌臣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下意识。而且,在他本心里,是有意要培养栽培萧睿将来当起大任的,而萧睿的南诏之行也证明了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