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锅说亮话(第3/3页)

关于墨家的争议是很激烈的,观点也是很对立的,咱们先不去管它,只了解一下上面说的那几点墨家的基本态度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要知道,墨家是个宗教组织,有组织,有纪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财产共用,所有成员都要对组织效忠。所以说,孟子惹上的这个对头可丝毫不是等闲之辈啊,人家能组织起几百名信徒去打仗,一个个舍生取义毫无怨言,不简单啊!

再回到这个丧事问题。孟子猜想丧事的来龙去脉,讲了那个古人的故事。古人真是如此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前文已经给过了,可是,我知道有不少人都喜欢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解释,呵呵,这倒不难找,这类东西咱们传统文化中多着呢。解释这个问题,我可以搬来神秘主义的祖宗——《周易》。

《周易》的“系辞下”里说过墨家所反对、儒家所提倡的丧葬用的棺椁是怎么来的。是外星人的传授吗?是上一个冰河时代的文明的遗存吗?还真不好说。反正“系辞下”里说的是: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这段意思是说:古时候埋死人,用柴草多盖着点儿就埋在野地里了,既没有堆坟头,也没有种树,穿丧服的期限也没个准数。后来圣人定了规矩,采用了棺和椁来入殓,圣人这大概是从“大过”卦取得的灵感吧。

我得简单解释一下:“大过”这个卦是巽在下、兑在上,换句话说,就是木在下、泽在上,你可以理解成水淹了木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卦的上下两爻都是阴爻(叫做初六和上六),当中四个都是阳爻(分别叫做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卦辞说的是,正梁弯曲,利于外出,吉——对了,我要是这么一说,就不够神秘了,要想神秘还得看原文:“栋桡,利有攸往,亨。”

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从这个“大过”卦,怎么得出棺椁入殓的构思呢?

想不出来是不是?当然不那么容易,人家不是说了吗,这活儿是圣人干的。我们要留心的是,原文可没说这事“一定就是圣人干的”,而是说“估计是圣人干的”。

不过呢,如果你需要的是神秘的解释,那就把“估计”两个字去掉吧。

(顺便说两句:写完这本书之后,我可能会换换脑子讲讲《周易》。《周易》这东西绝对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深奥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