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奔西走(第5/9页)

刘邦大喜:“好,就依你。”

于是郦食其拿到刘邦的亲笔诏令,就兴冲冲地出发了,要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齐国不战而降。

但是,刘邦和郦食其,这两人却都忘了一件事——刘邦已经下令让韩信攻打齐国。这时候又派出说客,按理来说,这么重大的政策调整,是一定要通知韩信那边一声的,以便双方更好地配合。

但是,打仗这种事,说起来真是千头万绪,要考虑的事情无以数计。以刘邦的脑子,打到最后都把自己打乱了,打糊涂了,连为什么不断地争战荥阳都给忘了。现在派了郦食其去游说齐国,又忘了告诉韩信一声。

悲剧总是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形下发生。郦食其此次,原本是打算扬名天下、夸耀百世的,却因为沟通不足,不幸遭遇到个竞争对手,满腹的名利之心,竟然化为一锅水煮白肉。

同行是冤家

此时,韩信正统师向齐国进发,但因为刘邦夺走了他的军队,他只能自己再想办法凑人手。结果搞到最后,后主动请缨的郦食其,反而比韩信更早出发,而且已经抵达齐国。

现在的齐王叫田广。齐国英雄,俱在田氏,自陈胜王起事以来,齐国的国王走马灯也似的换来换去。但无论怎么换,换上来的齐王始终是姓田的。田广亲切接见了郦食其,听这个说客忽悠。

郦食其开口了:“大王,给你出道智力题:你可知道,这天下最终归谁所有吗?”

田广:“不晓得,请先生告诉我答案。”

郦食其:“这天下,必然是归属汉王。”

田广:“证据?先生这么说,可有证据?”

郦食其:“大王想要证据,就请先再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夺得天下?”

田广:“这个……我更不知道了。”

郦食其:“那么我来告诉大王吧:得人心者,得天下!”

田广:“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没错!”郦食其重重地一拍手,“历史的规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既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歧义,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得人心这个关键指标,给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做个打分评比,比一比谁的分数高,谁的分数低。这个天下,必然会归属那个得分高的人,不知大王以为然否?”

田广:“打分……好新鲜呀,请先生打分来看看。”

郦食其:“好,请大王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从开头说起,灭秦时,汉王先入关中,得一分。楚王却违背盟约,不封汉王为秦王而改封汉中王,楚王得负一分。

“楚王以下犯上,流放天下共主义帝并暗遣人于江心截杀。而汉王却痛哭流渧,起兵为义帝复仇。汉王加一分,楚王减一分。

“以上两条是从道义上来说,汉王总分得二分,楚王是负二分。现在咱们再来比较他们的人品:

“汉王收聚天下兵卒,立诸侯的后裔为王,得到财物分给士卒,跟天下的人同享财利。而项羽狼子野心,自私自利,立了战功得不到奖赏,打下城池也没有功劳。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追随汉王,而讨厌楚王。于是汉王再加一分,三分了。楚王再减一分,负三分了。

“比过了人品,再来比较双方的能力:汉王平定三秦加一分,渡过西河加一分,攻占北魏加一分,井陉灭赵加一分,夺得敖仓加一分,阻塞成皋加一分,扼白马津、阻太行道、扼飞狐口,再加一分。汉王每加一分,楚王就减一分。目前汉王得十分,楚王得负十分。”

郦食其掰着手指,跟齐王计算完毕,问道:“我已经替大王把汉楚两边的优势劣态,分析到了不能再清楚的地步,请问大王,面对这鲜明的比分,你何以自决呢?”

齐王吓呆了:“那……我该怎么办?”

郦食其一拍大腿:“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立即表态向汉王投诚,这样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惹火了汉王,派军队打过来,他那边又加了一分,齐国可就不复存在了。”

齐王说:“好,我已经命了华无伤和田解两位将军,统帅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前去迎战汉军。现在我听你的,把军队全部撤回来了,再派使者去汉王那边表态效忠。”

郦食其大喜:“这就对了嘛。”

于是齐王田广决定归附刘邦,就摆下酒宴,和郦食其喝了起来。这工夫,韩信正统率他临时凑出来的人马,向东进军,还没有渡过黄河,就遭到齐国二十万大军的阻拦,正在为难之际,齐军突然派人来报信,说是齐汉两国已经决定交好,双方不打了。说罢,齐国军队就开始络绎后撤。

韩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传令安营扎寨,不打了。却不想,这时候旁边忽然转过来一人,面貌奇特,服饰古怪,问韩信:“将军,你为何突然停止了进军?”

突然出现的这个人,名字叫蒯彻。但史书上都故意把他的名字写错,写成蒯通。这是因为后来有个汉武帝,名字叫刘彻。“彻”这个字,被汉武帝用了,普通民间人士就不允许再用,连老祖宗都不能用,都得改名。于是史家就把蒯彻给改名为蒯通。但他就是蒯彻,改了名也叫蒯彻。

还有,有关蒯彻这个人的籍贯,《史记》上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齐国人,一说他是范阳人——想知道他到底是哪国人,听听他对韩信说了些什么,大致就清楚了。

当时韩信对蒯彻说:“先生,是这么回事,齐国已经臣服了汉国,不需要再打了。”

蒯彻问:“齐国臣服汉国,跟你打仗有什么关系?”

韩信:“这个……应该有关系吧?”

蒯彻:“屁关系也没有!齐国臣服是齐国的事,你打齐国是你的事,你快接着打吧。”

韩信:“……不是先生,人家齐国已经投降了,咱们再打,没理由啊?”

蒯彻:“怎么就没理由?理由太多了!我来问你,你奉了谁的命令进攻齐国,奉了汉王的命令,这没错吧?现在汉王命令你撤军了吗?没有吧?既然没有命令让你撤军,那你就只能接着打,这有什么犹豫的呢?”

韩信:“错,汉王是命令我进攻齐国,但现在情况有变……”

蒯彻:“变你个头!将军,我必须要提醒你一句,这个做人呢,真的不能太缺心眼。你看明白了你的处境没有?那个郦食其,单只凭了三寸不烂之舌,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邑。而你韩信呢?你率领了几万人,几历生死,经历了一年多的血战,才刚刚打下赵国的五十多座城邑。跟郦食其一比,你就是个典型的废物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