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代宗与德宗:远离爱的觞情岁月(第4/6页)

德宗却哭了,说:虽然她假冒我妈,有错在先,可是她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而且以前也确实和我妈是同事,我怎么忍心杀她啊。那谁,你们去银库里拿点银子来,给这老太太。我这银子不是给她的,而是我一想起母亲来,不知道她正在什么地方挨饿受冻,我这心里,就瓦凉瓦凉的啊……

德宗的行为,让宫人及大臣们无不感动。老太太刚欢天喜地捧了银子走人,皇宫门外,又来了一群老太太,一个个捶打着皇宫的门柱,口口声声直喊我那可怜的娃。德宗命宫人逐一甄别,结果发现所有的老太太们全都是假冒。但最终德宗还是拒绝追究老太太们的罪过,而是每人几锭银子,让这些可怜的老骗子们老有所养。

单只是厚待跑来瞎忽悠的老太太,李适距离“德”之一字,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一首红叶题诗的美丽传说,却将李适的地位一下子抬了上去,使得这个故事至今仍然传颂不衰。

李适时代的大唐帝国有两个皇宫,长安城里有一个,洛阳城里还有一个,许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抓捕及从人贩子手中高薪求购的漂亮宫女,足足超过四万多人。

四万多年轻美貌的小女生,从此被关进红墙深宫之中,伸鼻子嗅嗅,四处是浓烈窒人的雌性荷尔蒙气息,纵然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到一个男生的影子。挖不到也没办法,皇宫嘛,就是这么一个操蛋的所在,唯其是保证数万名美少女却只有皇帝一个男人的情形下,皇帝才会所到之处,到处遇到爱他的女人——这偌大的皇宫就他一个男生,女人不爱他,还能爱什么物种?

话说德宗年间,有个小宫女叫凤儿,美貌无双,才学过人,可是她在宫里找遍也找不到德宗李适。郁闷之下,她忽然看到一条排水沟,宫里倒的脂粉香水,全随着这条阴沟,汩汩地流出宫外。

于是小宫女凤儿就揪了片红叶,在上面题诗一首。诗曰: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

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诗的意思是说:皇宫里边好寂寞啊好寂寞,没有男生啊没男生,写封情书漂出去啊漂出去,谁收到了就是谁啊就是谁……结果这事奇了,还真有人闲极无聊,天天蹲在皇宫外的排水沟边捞东西。这个人的名字叫贾全虚,是新科进士。他一把捞出了红叶,顿时就陷入情网之中,本打算也写一首情诗漂进去,可是那废水只向宫外流,不往宫里淌,情书送不进去,于是贾全虚就在宫外又蹦又跳,总之是急得抓耳挠腮。

结果,贾全虚的行踪被皇宫警惕的侍卫发现,认为他形迹可疑,将他抓捕,刑讯之后,贾全虚就全招了。

案子报到德宗李适处,李适下令:对宫中少女进行逐一甄别,务必要找到那个在红叶上题情诗的小女生。命令一下,就有宫女积极揭发检举:报告陛下,我揭发,这封情书是那个叫凤儿写的,陛下,人家早就提醒过你的了,她不爱你……

不爱我?不爱就不爱呗。李适乐了,把贾全虚押上来:喂,哥们儿,在哪儿发财啊?贾全虚不好意思地回答:陛下,我现在正在求职期间,还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李适点头:原来是个无业的游民,那这样好了,我认识人多,帮你找个工作,你看你就做个小官,官名叫金吾卫兵曹,再把凤儿嫁给你当老婆,你乐不乐意?

有分教:排水沟边一堆土,红叶怡情传千古。姻缘全靠一首诗,从此宫门敲皮鼓。德宗李适成人之美的故事,到了宋代,到了元代,都有许多民间戏剧不停上演,看得许多村汉神思恍惚,天天跑到皇宫的排水沟处乱掏乱摸。

单只是这两件事,李适就已经不愧于德宗之称。但尽管如此,仍然有人对李适的“德”提出了否定性意见。

这人是谁呢?

德宗的正式发妻:王氏。

那么王氏又为啥不乐意呢?

因为王氏,是中国历史上最闹心的皇后,所以她不乐意。

那么王氏又怎么最闹心呢?

王氏,乃中国历史上做皇后时间最短的一位,她当了皇后的当天就死了,你说她闹心不闹心?

6.皇帝从此去流浪

德宗的皇后王氏,十六岁那年就嫁给李适了,那时李适也只不过才十九岁。当时,安史叛乱刚刚平定,肃宗李亨带着大队人马返回皇都长安,不久就死了。到了公元779年,李适的父亲李豫也死了,三十八岁的李适幸福地爬到了龙椅上,从此可以和藩镇们共断乾纲。

说到和藩镇们共断乾纲,那是超没面子的事情。皇帝吗,就是要孤家寡人,就是要乾纲独断,就是要一言九鼎,就是要像李隆基那样,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但正因为李隆基的为所欲为,导致了藩镇们有所欲为,皇家军事权力下移,落入到了藩镇的手中。玄宗和肃宗时代,是安禄山专横天下,兵权在握,等到了代宗李豫的时代,安禄山及史思明的部下已经挟优势的军事力量,向李豫表示效忠。

这些藩镇们割据势力极为庞大,比如说平卢节度使李正,此人拥兵十万,占有十五个郡,无人敢挡其锋。像这样的军事巨无霸还有田承嗣、李希烈、李勉等,大家表面上奉皇上之号令,实际上不想多惹事,倘若你皇帝明智一点,也别瞎惹事,那么大家都有得消停日子过。倘若你皇帝敢瞎胡闹,藩镇们是决计不会再认你的。

在李隆基时代,军队的管理还是有制度的,除了军事主战官之外,另由朝廷委派监军。监军并不对战争的胜负负责,只负责拥有部队。结果由于安史之乱,监军制度仍然保留了下来,负责皇宫安全的羽林军,从此就归了太监私家所有,而藩镇却趁机甩掉了监军,也将部队私人化了。所以临到德宗出场,面对如此窘局,毫无办法。

没有办法也没关系,如果藩镇们小富即安,相安无事,天下也落得太平。但问题是,诸藩镇既然有兵权在手,就要耀武扬威,非逼着别人服他,不服就揍,可别人也是藩镇,手下也是兵强马壮,怕你个卵子?所以藩镇之间,天天你打我,我砍你,闹得不亦乐乎。

藩镇之中,最能闹腾的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这个老田端的厉害,他本是安禄山、史思明的手下,后来归顺大唐,但家里还有一座祠堂。祠堂里供着四尊怪物,分别是大燕圣武皇帝安禄山,杀了安禄山的天成皇帝安庆绪,杀了安庆绪的应天皇帝史思明,杀了史思明的显圣皇帝史朝义。明明这两对父子四个家伙,除了自相残杀再没见别的本事,老田还煞有介事地给他们供牌位,真是脑壳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