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宝光之盟(第3/4页)

一切是早已议定的,就连国书的内容都是双方逐字逐句推敲过的,无须再议,只是拿过来双方帝王当场签署,用印罢了。

杨浩要的,就是山前七州。幽云十六州,山前七州,山后九州,十六州之地合计约十二万平方公里。山前七州扼守着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复有险关,是将中原汉族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分隔开来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最为重要,乃中原之北大门,命帅屯兵,扼其险阻,戎马不敢南牧。若失幽蓟诸州,则千里之地,皆须应敌,千里皆平原,则中原常不安。而今,终于功德圆满。

此时新年已过,杨浩虽未还都,但年号已定,且颁布天下,该年是为永和元年,此次和议由宋国主导,因此和约以宋国年号为准。各自签字,盖印,交换国书,眼看着年幼的儿子费力地搬起沉重的国玺,在内侍的帮助下将那鲜红的大印端端正正地盖在国书上,萧绰鼻子一酸,终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

国书签罢,因辽国皇帝年幼,由听政太后代为祭天,杨浩和萧绰各自手捧和约,缓缓登上土筑高台,高台较大雄宝殿屋檐还高出一头,左侧一阶阶上肃立的是辽国侍卫,而左侧台阶上站立的则是宋国侍卫,高台上,铺设香案,红毡漫地,除了二人,空荡荡再无一人,两国的文武大臣都在台下恭立,只有两国的起居舍人降三阶侍立。

萧绰手捧和约,脸色苍白,怅望着眼前可见的一切,很快,这里就要姓宋了,她得偃旗息鼓,带领她的臣民离开这儿,也许……再也无法回来。

杨浩轻咳一声,说道:“太后……不念誓词么?”

萧绰冷笑一声,道:“杨皓,你今日遂了心意,想必是快活的紧了?”

两人手捧和约,肃立于香案前,神色冷峻,目不斜视,看在台下两国文武眼中,倒似正庄重地向天地祈告一般。

杨浩沉默有顷,幽幽叹道:“若宋辽易势而处,太后会怎么做呢?”

萧绰终是一代人杰,转念一想,心中恚意便减轻了许多,只黯然道:“你携兵乘危,迫我割地,中原人便该有好日子过,我们草原上的儿女,便活该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世世代代、子子孙孙苦厄贫穷么?”

杨浩目光望向大雄宝殿宏伟的殿宇,怅然道:“我能说什么?众生平等么?便是口口声声众生平等的佛祖眼中,也有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善恶之道中又有上中下三品,何况我一介凡间帝王?谁有大神通,顾得所有人?便是我宋国,南北之民、西东之民、城阜山村之民,同样是大宋子民,又哪能做到尽居锦绣之地,尽享荣华生活?”

杨浩轻吁一声,又道:“我并不想……,可是我知道,我今日不取幽燕,来日辽国决不会满足于拥有幽燕,若无幽燕,宋国一马平川,无险可据,纵然贫民冗兵,耗十倍之力,亦不足以自守。”

萧绰冷笑:“好理由,你夺我之食,济你之口,倒是理直气壮天经地义了?”

杨浩淡淡一笑:“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也没有打算只顾自己。可契丹一族,一遇天灾人祸,生计无着,便思南侵中原,这是事实,居其位,谋其政,我得先为自己打算。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对一君子是如此,作为帝王,我想也该如此。”

萧绰只是冷笑。

杨浩睨她一眼,问道:“你……可曾听过火宅的故事么?”

萧绰微微露出诧色:“什么火宅?”

杨浩悠然道:“这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给他的弟子听的一个故事,故事里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国都王城附近的村庄里有一户很富有的人家,人丁兴旺,子女众多,田园宽广,房舍众多。有一天,宅子起了大火,可是宅子里的孩子们浑然不觉,还在后院里玩耍。

有个人跑去告诉他们着火了,可他们根本不相信,只顾四处奔跑玩耍。这个人不管怎么说都没有人相信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孩子们,村口有人带来了很多奇异有趣的小动物,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不赶快去看,那个人就要带走了。

孩子们听了迫不及待地催他带自己去,他们都跑出了庄园,整座庄院都烧成了灰烬,但是孩子们一个也没有烧死。村口当然没有什么奇异的小动物,也没有好玩的玩具,那个人骗了孩子们,但是孩子们的性命却保住了。”

萧绰乜着他,冷冷地道:“什么意思?”

杨浩道:“我的意思是,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你不要只看到我的手段好不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萧绰黛眉蹙起:“什么苦心?”

杨浩自顾自地道:“我只是一个凡人,凡人做不到众生平等,对人总有亲疏远近之分,我没有一个完美的法子让所有人都绝对满意,但我会很努力……,我要活,我也得让人活……”

萧绰的耐性渐渐耗光了,眸中泛起危险的火星,恨声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杨浩回眸一笑,宝相庄严:“我现在说了你也不会相信……,但是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嗯?”

杨浩回过头,面朝香案,垂眉敛目,迎着自南方徐徐拂来的春风,很出尘地道:“等你明白了我的苦心,我希望……你会重新接受……我送你的首饰……”

“我只想……要、你、死!”

萧绰咬牙切齿,上前一步,似躬身祭天,鹿皮小靴的后跟儿,则狠狠跺在这个神棍的脚趾头上,然后脚后跟辗呀……辗呀……,杨浩的面孔就随着她小蛮腰的动作,扭曲……扭曲……

两国议和的重大历史场面应该是庄严神圣、肃穆和谐的,这一幕当然不会载入史册,两国的起居舍人突然选择性失明了,他们的笔下是这么记述这段历史的。

维永和元年,岁次丙寅,三月初三,大宋国皇帝陛下与大辽国太后陛下于幽州城南宝光寺筑高台,祭告天地,言语至诚,以为和盟,盟约有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辽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燕云十六州,山后九州,归属大辽国,山前七州,归属大宋国。女真与室韦,女真侍于宋,室韦奉于辽。

自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间道。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