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帝陵金井(第2/3页)

杨凌摸索一阵,挺起身来在灯下观看,手上的灰土很是干燥,但是灰土呈粉末状,不像是洞底夯实的原土,他心中不觉起了疑心。

杨凌疑虑重重地返回住处刚刚坐下,钦天监倪谦和礼部侍郎李铎就匆匆忙忙赶了来。一进门倪谦就不甚自然地笑道:“杨大人刚刚回来便去地宫察看了?杨大人从京中来,可是皇上对帝陵建造有什么旨意么?”

杨凌起身笑道:“原来是倪大人、李大人,快快请坐。皇上对帝陵十分关心,担心官兵懈怠,延误了工程,所以叫本官回陵上督促官兵,本官刚刚去祭拜过先帝陵寝,正想去见见诸位大人,想不到两位大人倒先来了。”

倪谦让戴公公扯住工部侍郎计算工程用度,绊住工部李侍郎,自己匆匆赶来,只想知道杨凌是否知道了地宫前两日溢水的消息,闻言强笑道:“工程进展顺畅,并无任何不妥,杨大人不必担心。”

杨凌淡淡一笑道:“本官只是负责帝陵安危、督促官兵守纪施工,说起来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况且我一个门外汉就是担心怕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怎么本官听说前两日地宫金井出水了呢?”

倪谦身子一哆嗦,干笑道:“那只是一名什长偷吃酒醉了看花了眼,其他官兵也便以讹传讹的谣言,实不足信!”

“是么?”杨凌盯着他道:“本官听说几位大人已经去察看过了,原也不信他的话,不过本官刚刚亲自去瞧了瞧,那井底果然湿气甚重,灰土泥泞,像是有些渗水呢。”

礼部侍郎李铎一听脸色大变,心道:“那泉眼已用木插子塞住,又用三灰土夯得结实,怎地又渗水了,还得寻机会再堵塞严实才行。可是杨凌是圣旨上指明的五大臣之一,又是皇上跟前红人,我虽官阶高于他,怕也支不开他,有他在这,如何能动的手?”

倪谦也是心中恐惧,急忙说道:“地底阴暗潮湿,灰土泥泞也属正常,我等认真察看过,实不曾……渗水……”他说到这里难抑恐惧,声音已忍不住发起颤来。

杨凌呵呵一笑道:“没有事就好,不过既有传言,这事可马虎不得,本官要将此事禀报皇上,请皇上派精通地理堪舆的高人再来看个究竟,等他们看了无恙,将来若再有事,咱们也不沾干系了。”

倪谦二人听了异口同声地道:“万万不可!”倪谦上前一步拉住杨凌手臂急道:“筑陵大事,岂可因为臆测风闻便惊动天子,杨大人不要莽撞。”

杨凌见他们惊慌神色心中已笃定了八九分,他不由冷笑一声道:“二位大人,金井出水的事杨某已查的一清二楚,人证物证尽在我手,二位还要瞒我到几时?”

倪谦二人顿时大惊,李杰额上渗出颗颗冷汗,脸色蜡黄,难看之极。钦天监倪谦双膝发抖,抖了半晌忽地拜倒在地,惶然道:“杨大人,我等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行此下策,求杨大人救我!”

杨凌向杨一清使个眼色,杨一清会意地退了出去,悄悄掩上了房门。杨凌这才上前扶起倪谦,霁颜一笑道:“大人何必如此,不过内中详情到底如何,还望大人原原本本说与我听,杨某要听的仔细、听的明白,才能决定行止!”

※※※

王景隆坐在杨凌的书房中,手捧茶杯,状若老僧入定。

这里原本是太医高廷和的书房,墙上无字无画,书架上尽是些医书,根本没有什么可供消遣的东西。

他这七天已经来了杨府四次,除了第一次来时,杨夫人让侍女扶着她病恹恹的出来见了他和妻子张氏一面,攀谈几句便返回了内宅,以后再上门都是现在候在门口的那个老管家带着两个仆人伺候他。

王景隆初时也蛮客气地与他攀谈一番,旁敲侧击打听杨凌的情形,可惜这位老管家对杨大人的了解还没他知道的多呢,从这老仆口中根本套不出任何有用的东西。

这位老管家是问一句答一句,不问话便站上一天也不吭一声,有时王景隆坐的无聊,想在客厅中走走,老管家也亦步亦趋地寸步不离,弄得他一筹莫展,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栽脏。

不过他的夫人张氏体弱多病长年卧床,因之染了带下之疾,这病又不便请郎中细诊,是以越拖越重,自来到杨府请高小姐诊治,竟然大见效果,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王景隆用计不遂,权当带妻子来问诊治病了。

只是他每日来了便如坐禅一般实在枯燥无聊,那两位令人动心的绝色美婢更是一面也不曾见到。在他想来,那两个女子只是杨府婢女,平素操持府中杂役,他坐在这儿总是有机会看到的,不料来了几次见不到人,不由越发思念起那两个美婢的妖娆脸庞、风流身段儿来,弄得王三公子好似得了相思病,每每身在书房,一颗心早钻到人家的后花园去了。

王景隆放下茶杯,看看时辰夫人该是针灸完毕的时候了,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正觉失望,忽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然后门口老管家恭恭敬敬地道:“两位姑娘怎地上前院来了?”

只听一个清脆悦耳的少女声音道:“文心姐姐今日需用梅花针,这针搁在书房针匣中呢,我来替她取去。”

随着声音,两个青衣素面、清秀脱尘的少女翩然出现在书房门口,王景隆一见这两个娇娃正是他朝思暮想的那对佳人,不由又惊又喜地站起身来,欣然道:“原来是二位姑娘到了。”

自高家小姐回来后,上上下下没有人把她当成奴仆看待,但是这位高小姐始终以婢礼对待幼娘,玉堂春二人何等乖觉,马上有样学样,只是这身清素打扮对于二八芳龄的美丽少女来说,只会更加养眼,看得王景隆一时不舍得将眼光移开。

玉堂春本来她觉得这位王公子金玉其外、徒有其表,可是这几日见他都亲自陪伴病妻上门求医,觉得这书生性子虽然浮华不实,待夫人倒真是个痴心真情,对他的看法不由大为改观。

她倒记得上次是以婢女身份见的王公子,这时见王景隆起身相迎,忙侧身施礼,笑盈盈地道:“王公子,小婢是奴仆身份,可当不起你这贵人的礼。今日文心姐姐要给尊夫人再施一次梅花针,我取了针便去,公子请再稍候片刻。”

玉堂春容貌尤胜雪里梅三分,青衣雪肤,衬得润如美玉,这一笑更是灿如春花,看得王景隆心痒难搔,不觉跟着她走到书架旁的倩影转着身子道:“好好好,有劳姑娘,多谢姑娘,姑娘兰心惠质,气质高雅,王某岂敢以婢女相待,这礼是当得的。”

玉堂春走到书柜前,踮起脚尖取了放在上格的针盒,听见王景隆夸她不像婢女,心下欢喜,不禁莞尔道:“呵呵,王公子人品出众、才华横溢,是名噪京师的大才子呢,小婢常听我家大人提起公子,能蒙公子夸奖,小婢荣幸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