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急中生智(第4/4页)

东方三少狞笑一声,说道:“袁爷,他说是钦差,谁看到了?咱们只看到水贼洗劫关税司衙门呐,只要把他们全杀光,嘿嘿,袁爷不是说京师的公公对他很不满意么?到时给公公们送些银子,咱们替他们除了大害,他们还能不保着咱们?”

“杀钦差?”袁雄吓了一跳,那和杀官造反有什么区别?可是东方三少说的也有道理,他仔细琢磨了半晌,眼神中渐渐闪出凶光,不错呀,司礼监的公公们对姓杨的视若眼中钉,他在朝中根基尚浅,只要把他弄死,有司礼监和东厂撑腰,就算是皇上,难道会为了一个死人和钱过不去?

他迟疑一下道:“你有办法?不知钦差带了多少人来,拒捕杀官可是死罪,万一不成……”

东方三少嘿嘿一笑,说道:“袁爷放心,这是他们自寻死路,咱们不费一兵一卒,我就能把他们全送进湖里当王八。”

此时那些拿着火铳的打手还在四面八方胡乱地放着枪,东方三少一指芦苇丛道:“袁爷,我们放火烧他娘的,这四周的芦苇丛只要一点起来,管教他们有死无生,逃都无处逃!”

袁雄瞧了瞧那密密匝匝的苇丛一眼,犹自有些迟疑,东方三少急道:“袁爷,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干吧!”

袁雄跺了跺脚,尖声干嚎道:“水贼冒充官兵打劫关税司,小的们给爷爷放火,烧死这群兔崽子。”

杨凌等人趴在芦苇丛中,忽地一阵呛人的烟雾飘来,抬眼望去,清烟袅袅,前方隐现劈啪之声,柳彪失声叫道:“不好,袁雄放火了!大人,怎么办?”

杨凌也吓了一跳,一听枪声已停,急忙站了起来,这一站起烟气更加呛人,前方百余米外熊熊烈火已燃起一丈来高的火苗,此时的风向是从湖上吹向这边,火苗子已横扫过来。

那密密匝匝的芦苇燃起,火势岂是人力可抗?杨凌想不到利用芦苇掩护靠近,竟会被人发觉,继而袁雄竟敢放火烧人,他急忙叫道:“快,快撤,马上往回撤。”

这些人走进芦苇丛已不下五里地,徒步逃走怎么可能,大火燃起火未到烟已至,那浓烟就足以将人熏晕,待灸人的大火一到……

官兵只跑出三百多米,风已将浓烟送至,呛的人咳嗽连天,脚下顿时奔跑不力。许多人都绝望地停下了脚步,连一向智计多端、悍不畏死的柳彪也停了下来,脸上一片惨然。

杨凌哈着腰一阵咳嗽,然后咬紧牙关,绝望地看着天空,他心里痛悔不已:这连绵无际的芦苇丛,本来是最好的掩护,可如今却成了无法逃避的死亡之网,怎么办?要这近千条人命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葬身于此么?可是我又不是神仙,难道还能改变风向?

风向?风向!杨凌定定地想了片刻,忽地大叫一声,欢容满面地跳起来道:“所有人听着,立即砍割芦苇,给我削出一道隔火线来,快!就以这条小河为界,马上动手!”

柳彪绝望地道:“大人,你不知这火的厉害,纵然砍出条数十丈的隔火带来,只凭那烟也能把我们活活熏死,没有用的。”

杨凌哈哈大笑道:“烟要风来送,无风自然活。你们赶快动手,砍出条防火带来,越宽越好,本官自有办法借得东风!”

柳彪半信半疑,可是见杨凌一脸镇定神色,受其感染,也恢复了几分信心,可他自己信了,如何让这千百名官兵相信?

柳彪灵机一动,立即抽出刀来向左右喊道:“大家立即砍伐芦苇,开出一条防火带来,钦差大人向张天师学过借风之法,必可救得大家性命!”

现在如果下道圣旨告诉这些官兵说他们死不了,也未必有人肯信,可是这些番子、官兵一听钦差大人和张天师学过法术,能借风救人,顿时再无怀疑。可不是么,前些日子海宁大战倭寇,钦差大人就和张天师并肩站在观潮台上,天师神通广大,如果教过钦差大人法术,借个风应该不难吧?

所有的人都玩命儿地砍起芦苇来,每个人控制着一丈方圆的芦苇,前边一个挥着刀横扫六合,后边的官兵就将齐根儿倒地的芦苇全堆放起来。

开出一道宽约六十米的防火带时,烟气已越来越浓、越来越呛,人的鼻孔里,喉咙里全是呛人的烟灰,再也无人能挥得动、砍得断芦苇了。

杨凌指着火起的一侧道:“还差最后一步,把砍下的芦苇全堆过去,堆到芦苇丛边,放火点燃,本钦差要施法了。”

那些官兵已经没有精力思考为什么自己也要点火烧荒,这样做会不会死的更快了,他们鼓起最后的力气,眯着熏的流泪的眼睛将芦苇堆过去,引燃了芦苇堆然后纷纷跑回来。

杨凌的嗓子也已经哑了,他沙哑着嗓子大声叫道:“传下令去,所有人全都趴下,用河水浸湿衣衫捂住口鼻,火势不消千万不要站起。”

众官兵在砍伐芦苇时,早已用撕下的衣角浸湿了系住口鼻,此时跑到河边再浸湿了系好,横七竖八地趴在河边。

有一些不放心的官兵忍着泪抬头去看,只见点燃的芦苇燃起冲天烈火,扑过来的浓烟更加呛人,但是这种情形只持续了片刻,然后那火苗和浓烟就不再向这个方向卷动。

虽然轻风仍是吹向这边,但是大团的浓烟和烈火反向另一端燃火处卷去,好像彼此吸引着一般,此处的烟气顿时淡了不少。

那时的人不知空气流动和冷热的关系,瞧了这诡异的场面不禁又惊又奇,虽然那位钦差大人也蒙了脸趴在河水里,根本不像是在作法,但所有的人都相信钦差大人真的对那火施了法术,求生获救的信心顿时大增。

袁雄站在关税司外,看着大火吐着烈焰席卷一切地向前冲去,不禁哈哈大笑,他的衙门在周围设了防火带,但是一旦整个芦苇荡燃起,也同样抗拒不了那股浓烟,好在这落雁滩周围杳无人烟,而且也从不会发生四面起火的情形,倒不虞此虑,如今三面火起,只有自己这一面在风向处,那些官兵匿身芦苇丛中还想活命么?

就在这时,一缕缕呛人的烟雾飘了过来,把袁雄吓了一跳,他急忙叫道:“怎么回事?变了风向么?”

一个税吏跳着脚儿地蹦起来,慌张地大叫:“糟了糟了,袁爷,大事不好,码头方向起了大火,芦苇荡烧过来了。”

袁雄大惊失色,急忙扭头一瞧,可不是,熊熊烈火自码头方向铺天盖地的卷了过来,这一侧的芦苇全长在浅浅没过脚背的湿泥塘中,芦苇潮湿,所以一烧起来那烟气更加辛辣呛人,火势还远,那股窒息的味道已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