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梦欲醒(第2/3页)

杨凌紧张地睁开眼道:“不要说,千万不要说,你前几天刚刚夸我不动刀兵,菜市口上就炖了个人,我仔细想了想,是挺邪门的,每办一件大事,总得死上几个人,但愿辽东不要出事,否则……”

成绮韵“噗哧”一笑,掩唇道:“大人也有害怕的么?人家还真没看出来,大人斯斯文文的,手段竟然那般狠辣,一个大活人,就那么给慢慢煮烂了。唉,这么狠厉的手段,居然被京师百姓吹捧的万家生佛。”

成绮韵上穿浅紫色花绡袄子,外罩鱼肚白的花绉纱衫,下着白纱裤子,外面又系着嵌丝的百合绣罗裙,脚下一双绣花鞋,一头青丝挽成“鹅胆心髻”,面如芙蓉,肌如瑞雪,不但容颜明艳无俦,而且一颦一笑,在杨凌面前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娇俏可爱,真的像是比他还小着几岁的姑娘。

杨凌道:“这不算什么,如果再迟上五百年干出这样的事来,恐怕就不只京师一地的百姓欢呼雀跃了。”

“什么?”成绮韵明眸一转,疑惑问道。

杨凌忽然一笑:“这时节花开了,海禁也开了,我想未来会不同了吧,呵呵,如果这样,那么五百年后的百姓,就不会有这种仇恨了。”

成绮韵不知他在说些什么,不过她聪明之处就在于她想讨好的男人如果想装糊涂,她决不刨根究底,成绮韵主动岔开话题道:“伯颜那边情形如何?”

杨凌道:“正如我们所料,火筛已经和瓦剌结盟,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控制的部落已经向伯颜可汗的部落发起过两次挑衅,但是伯颜并不蠢,居然隐忍了下来,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可是不可避免的,他的威望大为受挫,内部诸部落间已经多有不满,只是由于他是黄金家族直系后裔,名正言顺的可汗,虽经大败,但是现在还没有人敢公开造他的反。”

成绮韵眼波盈盈一转,失笑道:“内厂番子不是吃素的吧?想来正在制造种种谣言,满都海皇后什么时候派上用场?”

杨凌笑道:“瞒不过你,我正要他们技巧地败坏着伯颜的声誉,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现在大战一开,刚刚打开局面的互市贸易和对辽东的全面渗透就要受到影响,而且我评估过火筛和瓦剌的实力,现在仍不是伯颜的对手。有时忍耐也是一种本事,我要等到伯颜内部离心离德,各部落都萌生去意的时候,再把满都海交到火筛手上,给他一个讨伐伯颜的借口。”

成绮韵坐在躺椅旁的锦墩上,微微仰头,凝视着杨凌悠然自得的神情,眼里隐隐透出欣赏和爱慕之色:“现在四镇官兵正陆续抽调回京师,大人准备训练新军了?”

“不是我,而是皇帝,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能错,是皇帝陛下要训练新军。”杨凌纠正道。

两人相距不足三尺,一抬头,瞧见成绮韵一副江南水乡丽人的容颜,白玉般的面庞上两只点漆似的眸子里水汪汪汪的蕴含着无限情意,杨凌不禁心中一跳。

成绮韵会意一笑,说道:“雅各思等传教士的火枪,已经有了重大进展,火枪射程达到了六十丈,射速比传统火铳快了几倍,而且准确度有了提高,不怕雨水天气,大人准备全面装备新军么?”

杨凌摇头道:“不能,要和骑兵、弓兵等配合使用,而且目前看来还是用来依险守城时用处更大,尽管有了极大进步,这样的火枪还是不能单独和大股骑兵作战,况且制造起来也没有那么快。如果能大量制造携带轻便、杀伤力惊人的火炮,那才是犀利的兵器,想想看,遇有敌军,先是密集的炮火攒射,然后重骑兵冲锋,最后步兵、车兵配合掩进,这样对付蒙古骑兵才有必胜的保障。可惜……现在马匹来源有了保障,训练车兵、步兵、骑兵都没有问题,只是现在的火炮不但笨重而且射速极慢,很难用来进攻,没有办法追在蒙古骑兵屁股后面发挥作用。我还是得注重传统军队的训练。”

他静了静,忽地道:“据我所知,西方火炮自有其长处,如果能够仿造借鉴一下就好了,我已叫人查过兵部、礼部的卷宗,弘治十六年广西曾经有一只西方海盗船搁浅,船上配备的火炮与我中土不同,只可惜没人重视,现在连火炮零散的部件都找不到了,我已下令予以关注,如果再有西方海盗出没,一定要想办法搞一门炮来。”

成绮韵轻轻道:“天津、宁波、泉州三地已经开海解禁,分别设立船舶司、海关衙门,三者之中,规模最大、与诸国交易最多的是宁波口岸,谷大用已奉旨南下,主持其事,四大水师也在原来的内海水师基础上正在组建,那些庄稼也长势良好……大人的愿望几乎全都实现了,可喜可贺。”

杨凌静了静,轻轻地道:“这些事情,许多都靠你帮我出谋划策,否则单靠我一人哪做得来,真的多谢你了,这些事功在千秋万代,等我老了,一定著书立说,把它记下来,让后人都记得,有一位女子,在其中出过多少力,立下多大的功劳。”

成绮韵心里一酸:“你的愿望全都实现了,我的愿望你可愿帮我实现?我一个女子,要什么名垂千古、要什么后人记得?不稀罕呢,只想要你心里记的我。”

可是话到嘴边,她忽然感到一股极度的自卑,杨凌的地位越高,她越觉得彼此的距离遥不可及,如今能企盼的,只有留在他的身边,日日能够看得到他,心中也就知足了。

可是……大人今日单独把自己唤来是什么意思呢?

杨凌南北同时开始的互市计划前期投入极大,朝廷刚刚经历了筑皇陵和大同战事,根本已无法负担这么庞大的支出,而无论是作物改良还是互市通商的效果,至少也得明年此时才能见效,因此要筹银子就得另想办法。

组建远洋船队,拉拢江南士族、豪门参加,从而以共同利益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体,以巩固解海通商在江南乃至整个大明的成果,并且利用他们的庞大财力和关系网,减轻朝廷负担,使造船、商运、水师借助民力进行,以免国库负担过重导致计划失败,是目前杨凌极为重视的事,他要把自己打发回江南吗?

成绮韵心中一阵慌乱,眼帘垂了垂,试探地道:“只要大人志愿得遂就好,卑职想知道……大人准备如何安排怜儿姑娘,还有……卑职是留在内厂还是再去江南?”

杨凌想了想道:“回江南吧。”

成绮韵早料到几分,可听杨凌说的这般绝情,毫无挽留之意,心中不禁一阵悲苦,黯然垂首道:“是……卑职一切听大人安排。”

杨凌犹不知觉地道:“我私下问过焦阁老,忠孝忠孝,男人任职于朝廷,还可讲究忠孝不两全,以夺情仕公务,怜儿孝期未过,如果被人知道,以孝道日日弹劾,先皇又是极讲究孝道的,我会极为被动。江南太过重要,谷大用我又放心不下,今后两京之间我是要常常往来的,反正怜儿每隔段时间总要在乡邻们面前露一面,而江南事宜除了你我又放心不下别人,所以不如仍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