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战场无父子,兵不论雄雌(第3/4页)

其他几名官员听了面面相觑,从杨凌的口气,显然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了,可他这关子不卖出来,在场的这些文武官员就是想不到要如何解决四周峭壁百仞,弓矢难及、灵猿难攀的悬崖,来对付匿于山顶密林之中的蛮人。

冯知府忍不住问道:“大人准备如何破除这处天险?”

杨凌吸了口气,淡淡地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官也在等,这‘东风’,应该也该到了。”

※※※

“东风”果然到了。

由钦差杨凌命名,福建军器局出产的东风二级运载火箭到了。

在剿倭海战中,曾有明军水师将领建议使用“火龙出水”等火器,但是这种火器虽然飞行甚远,可是火药燃烧产生的推力不均衡,方向性太差,尤其海上风向、风速不定,火龙一放出去便只能听天由命,实用效果有限,杨凌未予参纳。

不过他对这种原始的两级火箭很感兴趣,虽说它和后世的多级运载火箭以及反舰导弹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明朝时的中国人能够大胆想象,设计出这种武器,他觉得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精神更加可贵,所以保留了军器局对于这种火器的设计研究。

“火龙出水”是一种水陆两用火箭,龙身由五尺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四个火箭筒,看上去就像一身生四翼的飞龙。

火龙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四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串联原理。平向飞行可至三四里地之外。

此外还有“神火飞鸦”、“飞空震天雷”等远攻火器,神火飞鸦有鸟头、鸟尾、鸟翼,可飞行百丈,内装炸药,腹下亦捆绑四筒火箭为助推力。这些火器大多尚不具备对人体和固定目标进行准确打击的能力。

象“火龙出水”惟妙惟肖的龙首、龙身、龙尾,原本更多的是装饰性作用,其实会影响火箭的推进方向和产生较大阻力,“神火飞鸦”的鸟翼虽说是为了增强飞行稳定性,但是形状也和真正的鸟翼相似,不但制作起来费工费时,但是为了追求形似,稳定性也不太好。

杨凌在军器局督促研制佛郎机炮时,见到了这些火器,按照他的要求,对这些火器取消了各种花哨的名字,按照不同火器的射程和主要作用统一命名东风一号、二号、三号火箭。

同时他让火器专家郑老对一些华而不实的装饰性部分进行了改造。“火龙出水”,现在的东风一号,整体呈流线型,射程最远。原来龙腹为了追求美观,只能安装四枚分箭头,现在增至七枚,作用从杀伤改成以纵火为主,箭头内裹火药,缠以层层绵纸,再涂油脂,点燃时强风不灭,水浇不熄。

由“神火飞鸦”改造的东风二号,依然大腹便便,犹如一架航天飞机,鸟翼仍然形似,但是去掉了原来粘粘的羽毛,变的平削如纸。鸟腹内装的是易燃易烟的引火物,同时拌以砒霜、磷和其他易发出炝人气味的东西。

山顶密林之中烟火难散,这种东西在里边燃烧释放出大量毒烟,再加上钻天猴儿似的火箭到处乱窜,在那枯叶如泥,足有几尺厚的原始山林中……

游击将军崔贵站在僰王山前,望着在月色下仍然黑沉沉矗立如巨人的山形打量半晌,点头道:“很好,这里山势大多陡峭如镜,拔地而起,虽然奇险无比,但是方便纵火,下边有这百十丈的悬崖峭壁,上边火势再凶,都很难殃及其余群山,否则倒是一桩麻烦事。”

“开始吧!”

夜色中一枚枚火箭喷吐着光焰,向黑沉沉的山顶遥遥扑去。稍顷的功夫,山顶犹如飘来一片乌云,“乌云”越聚越浓,终于遮蔽了弯如一钩的月亮。

小半个时辰后,夜空一片彤红,烈焰焚天,远远地看那情形,山顶莫说藏人,便连石头都化了,就是掘地三尺,也休想找到一个藏身之处。

火光映得山下也是一片明亮,相信如果到了山前,只怕已亮如白昼。

“大人,为什么一定要晚上进攻呢?”毕竟已经三更天了,焰火也看了半晌了,副将潘冬打了个呵欠,有些无聊地问。

一脸麻子的崔贵嘿嘿一笑,道:“老弟,这个你就不懂了,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时,这就像找窑姐儿,象咱们这身份,得讲究个调调儿不是?”

他紧了紧战袍,高声喝道:“兄弟们,攻山!”

“杀呀!”士兵们呐喊起来,在史上最大的火把照耀下,大军堂堂皇皇地奔石头大寨而去……

※※※

凌霄山建于南宋末年,宝佑乙卯年(1225年),元军先取云南,再转攻四川。戎县宋军为抗元入川,在各地险峻之处修建城堡,为屯兵存粮出攻入守根据之地,遂在凌霄山上修筑了凌霄城。

凌宵城与合川钓鱼城、乐山凌云城、宜宾东高城同为当时抗元的重要城堡。后因乐山、宜宾守将降元,凌霄城才被攻破。

外围基本靖清后,宋小爱、伍汉超就率领狼兵悄然抵达凌宵山。此时各地清剿任务已经基本趋于结束,人马开始向铜锣岭、都都寨、凌宵城等处集结。

伍汉超一边亲自带领善攀岩登山的狼兵不断潜入山中,探察凌宵城附近情形,一边等待杨凌向凌宵山增援人马。

凌霄山山峰崛起,势欲接天。上山的路只有两条羊肠险道,一条由“断颈岩”通新寨门,一条由“龙碑坝”经四十八道拐盘旋而上老寨门。

“断颈岩”与后面土山连接处有一道断裂缝,宽七米有余。上设木桥,行人通过桥上,俯视缝底,深不可测,令人胆战心惊,手脚发软。此处设一路兵,真是神仙难过。而前边老寨门则层层设防,险关处处,想要硬攻可能性也极小。

此处守将是阿大酋长的兄弟阿鸭,此人力大无穷,多勇而少智,性情残暴,此次未曾公开反叛前便时常率人下山袭扰,抢劫财物,奸淫妇女,被人称作恶鸭。由于他为祸之烈,附近百姓这几年大多逃逸,闹的十室九空,荒凉的很。

但是他的凌宵城实是险不可攀,四十八道拐犹如天堑,叫人无奈他何。宋小爱、伍汉超故意只遣小股军队做试探性进攻,接连几次均被打回,二人也不着急,每每做出兵力不足没有信心的样子,受挫便撤兵,过上两日再来骚扰,小打小闹的如是者多次,恶鸭也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