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唯一选择(第2/3页)

“没有,可是你二叔惨死在官兵手里啊,现在叫咱们投降,还要为官兵卖命,世上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儿?”谢种财悲愤地道。

崔家老寨二当家程老实当初是搀着赵镐撤向长江西岸的,结果因杨凌以机弩封锁了船桥,最后一批人马根本渡不过去,赵镐被一箭穿胸射的肠穿肚烂,程老实见势不妙跳下水去从船底逃生。可他还没到对岸,桥索被赵疯子砍断,长到五十多岁就坐过澡盆子的程老实就此不见了踪影。到现在还没消息,那自然是有死无生了。

红娘子窒了一窒,紧锁双眉道:“五叔,不是莺儿不想为二叔报仇,可是冤有头债有主,咱们绿林中人有绿林中人的规矩,他们是兵我们是匪,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堂堂正正的作战,凭本事交手,生死各安天命,这种仇寻不得的。再说,咱们现在已经被困死在这儿了,要说死,我不怕、你们不怕、咱们这五千生死相随的好兄弟都不怕,可是我怎么忍心因为咱们,让老寨里那些老弱妇幼跟着一齐死?几千号拿不动刀枪的老幼啊,那点存粮都被咱们吃光了,只要咱们一死,这个冬天……这个冬天,山里那几千人就得活活饿死、冻死,你们想过没有?”

谢种财两兄弟不语了,战场上死了人,还要理直气壮的去寻什么仇,就算是山贼,他们也没觉得占啥理儿,只是共处多年的老兄弟惨死在官兵手中,如今不想报仇了,但是接受招安的条件确实为官兵卖命,从感情上他们实在接受不了。

红娘子苦笑一声,说道:“我们有别的选择么?要么,我们死,老寨的那些妇幼一齐死。要么,我们降,加入官军,官府会安置我们的家眷,你们说,我们还有没有第三个选择?”

晶亮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甄扬戈、谢氏兄弟都沉默不语了,他们毕竟是年纪一大把的人了,虽然做了一辈子山贼,想事情却不会再那么冲动了。莺儿说的对,他们还有得选择么?如果不是朝廷需要用人之际,根本就不会招安他们,可以说这是上苍的厚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还想奢求什么呢?

“未必……就没有第三个选择,”封雷忽然开口了:“周德安当初用假招安之计诓骗了老爷子,使山寨疏于防范,被他一举偷袭。我们现在就不能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他堂堂国公来招安,倒是不会有假了,可是大小姐既然答应他们回来商议,他们以为我们别无出路,唯有投降一途,那么防卫必然也会松动,如果我们今夜突围,说不定就能闯出去,杀回太行山。”

红娘子摇头道:“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答应,我就会见他们,由他们安排出关事宜,同时我会回老寨一趟,见证他们安排咱们的家眷妇幼,而我们的人马,官兵自始至终不会敞开回太行山的路,只允许我们向北行。由于事情机密,就是官兵中知道我们受降的人也不多,所以回太行的路会一直封锁着,再者,我们这次没有劫到粮草,就算回了山又怎么样?难道就有了活路了?”

封雷哑口无言,可是让他就这么束手就缚,投降官兵,心中总觉的不舒服,他想了想道:“我今日下山去摸情况,意外发现西路有很大一片区域是民团把守,想来官兵不足才把团练也招来围山。那些临时招募的团练兵能有什么战力?我想再去摸摸情况,探看他们的虚实,如果有机可乘,我们就选择这个方向突围,他们的大营里肯定有些粮草的,顺手捎上一些,只要返回太行山,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咱们就站住了脚,反正以后也不会再出山打天下,那就杀马,难道还熬不过去?总好过这么窝窝囊囊的投降。”

红娘子轻轻叹了口气,杨凌对她说过不可过于乐观,她手下这群骄兵悍将对官兵天然有种逆反心理,不是那么轻易驯服的,她还不太相信,看来自己和这些人朝夕相处,竟不如杨凌看的深远,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终究是不愿意向官兵臣服的。

红娘子不欲把他们逼得太紧,反官兵反了一辈子,总得让他们想一想,把这个弯儿绕回来,便点点头道:“好,你要去刺探军情,那就多带几个兄弟,小心些行事,朝廷既然肯把这支民团调来,相信战力就同普通民团不同,切不可疏忽大意。”

“是!”封雷精神一振,挺身答道。

红娘子目光一凝,说道:“我们的粮食再三节省,马上也要全部告尽,如果再拖下去,连守山的力量都没有了,所以,为了山寨那些无辜的老幼,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如果今晚探营,找不出离开的可能,那么……”

“大小姐放心,我封雷不会拿这么多兄弟和山寨的大叔大婶、姑嫂孩子们的性命开玩笑,如果真的绝无出路,那我就跟着你投降官兵,不管到哪,永远追随着你。”

红娘子避开他灼热的目光,点点头道:“好,那你自去准备吧。”

※※※

布袍,白布裹头,青巾束腰,虽不像官兵那样盔甲鲜明、皮袍战袄,但是同样队列整齐,杀气盈天,那精气神儿甚至还要胜出几分。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盲目陷入的信徒们更是生死无怨,根本不计较付出,这样的一支力量,从精神上绝对服气的一支力量,才是最可怕的军刀。

刀、盾、长枪、弓弩在手,按照挥出的灯号画出的图形不同,队列迅速演变着阵形。方阵、半月阵、鱼鳞阵、锋矢阵、鹤翼阵、偃月阵、雁行阵、长蛇阵、衡轭阵,队列不断演变,旌旗迎风,猎猎有声,胡笳、胡鼓、金锣还有号角手也随时传达着各项作战命令,而军阵自始至终不断传出杂乱的呐喊声模拟着战争场面,让士兵们适应着在混乱、嘈杂的场面中如何接收命令。

白天主要是旗语,晚上主要是灯语,此外其他各种乐器为辅。现在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残红如血,夜色尚未降临,已经熟练掌握旗语和声语指挥的民团,实际上是弥勒教香军的队伍,仍在不知疲倦地演练着夜晚的军阵调度。

张寅骑在马上,站在半山坡上看着军纵演变,刀盾手、长枪手、弓弩手,阵形演变,演武厮杀,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无不见深浅,都可以窥视出这个军团已经成形,进退有矩,军纪井然。

看着俨然已是一支强大武装的队伍,张寅微笑着捋须点头,侧首对一旁马上的江南雁道:“嗯,不错,已经有了一点样子了,应该可以拉出去冲锋陷阵了。可惜呀,他们现在还是民团,如果再装备上骑兵、车营和火器,那就强大无比了。”

江南雁意味深长地笑道:“那一天也为时不远了,朝廷有意组建民团取代现有卫所兵的消息早就传出来了,现在白衣军就剩下这么一支了,可是天下还在大办民团,看来这消息属实了。教主这支军队,相信不久之后,就会顶盔挂甲、车骑步全,再加上百余门重炮,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