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节 雕虫小技(第2/3页)

裴蓓挽住萧布衣的手臂,轻轻依偎片刻,“辛苦的是你,匆匆一来,转瞬征战。这些年来,你征战的日子,比你在东都的时候要多。”

“我和群臣议事的日子,比和你们相聚要多。”萧布衣感慨道:“蓓儿,我有时候,真的感觉到了累了。可我不能停……”

裴蓓依靠着伟岸的身躯,望着那坚毅的侧脸,心中蓦地有些痛。她心痛这个忙碌的男子,心痛他如倦鸟般的飞翔。

“如果当初不是我的举荐……”

萧布衣笑笑,“没有如果,只有眼前。蓓儿,你不用多想。”

裴蓓依偎了良久,这才回过神来,见萧布衣想着什么,记起了一件事,“布衣,儿子还没有名字呢?我一直等你来取。”

萧布衣这才明白,裴蓓为不耽误他议事,这才抱着儿子出来,刻意守候。

内心有柔情、有内疚、还有那难以名状的感谢,萧布衣略作沉吟,已道:“叫他济民吧。蓓儿,你意下如何?”

裴蓓嫣然一笑,点头道:“你取的名字,总是好的。儿子要闹了,我带他回去休息了。”她看出萧布衣还有要事要做,轻步离开。萧布衣缓步出了府邸,先理早朝之事。

内政有卢楚、杜如晦、马周、魏征等人处理,均是井井有条。

虽是如此,萧布衣听群臣奏议,也是用了不少时间。

群臣知道萧布衣事务繁忙,均是简单扼要的禀明情况。

荆襄一带大丰收,巴蜀政通人和,百姓安乐,东都经济更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当年杨广在位之时,用利引诱各国商人前来贸易,到如今,萧布衣就算不说,海外、西域各国商人,也知道东都为天下之心,争相前来交易。

除辽东、草原族落外,从西到东,夏末秋来的时候,最少有数十国家前来如今的大隋寻求机会,因为巴蜀、东南已算初步安定,行走在中原这些地方,再不用提心吊胆。

如果杨广知道今日的景象,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萧布衣人在高位,听领域安康,心中微喜,清晨那些愁绪已一扫而空。这时淮南太守徐盛禀告忧事,江淮水灾严重,百姓极苦,再加上战乱才平,哀鸿遍野,时有饿死之人,徐盛请西梁王定夺。

江淮才平,就遇天灾,众人面面相觑。

萧布衣听到这里的时候,才知道管理一个国家极为不易。他知道的灾情就是颇为严重,那每日挣扎求活的天下百姓不知几许。

他身为西梁王,兼顾天下,子民的喜怒哀乐当然就是他的喜怒哀乐。开国之君的辛苦,实在是常人难以想象。

只是稍作沉吟,萧布衣就下了命令,“今年江淮受灾郡县赋税全免。至于饥民一事,速命令八百里加急火速通传,命令各郡县官府开仓放粮,不得有误!”

徐盛跪倒在地,泪盈于眶道:“微臣替江淮百姓,叩谢西梁王的圣德。”

萧布衣继续道:“马侍郎听令。”

马周疾步上前道:“微臣在。”

萧布衣感慨道:“本王知每逢天灾,民不聊生。可人心难测,始终有良心不足,趁此时机徇私枉法之辈。本王命你为江淮赈灾使,赐济民剑一把,巡查不法之辈。此剑上斩昏官,下斩刁民,若有人趁此灾情囤积居奇,祸乱百姓,一经查明,你可先斩后奏,本王为你担待!”

他声音铿锵,群臣凛然,知道萧布衣言出必行,有喜有忧。马周肃然道:“微臣领职。”

萧布衣凝望马周道:“可人命关天,马侍郎,你定当妥善运用此剑,若有错漏,本王亦是不饶。”

马周听令退下,心中振奋。徐盛听了,也是心喜。群臣齐声道:“西梁王体恤民情,心忧百姓,苍生之福。”

萧布衣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听了多少这句话,只是微微一笑。

这时杨侗道:“西梁王……”

萧布衣拱手施礼道:“不知圣上有何旨意?”

杨侗早就让权多年,可见萧布衣一直对自己礼让有加,虽知退位是迟早的事情,可还是感慨母后当年的果断。他若是不让权,多半早就死于非命,哪有今日的无忧无虑。到如今,他虽是个空壳,但毕竟衣食无忧。总想做些事情,这才道:“母后和朕亦是心痛百姓流离失所,这才想要过几日为民祈福,不知道西梁王意下如何?”

他这多少有些讨好的意味,萧布衣长身而起道:“谢圣上。微臣这就命令太常卿负责此事,圣上辛苦。”

杨侗心中高兴,说还有他事,早早的退下。

萧布衣其实对什么祭天祈福一事,觉得可有可无,但杨侗既然说了,他当然还是要赞成。入乡随俗,对于这些事情,他还是并不苛责。

等杨侗退下后,萧布衣还是决定办些实事,招民部、工部两尚书,将作、都水两监大匠上前,萧布衣吩咐道:“江淮灾情自文帝在位,就是屡屡不止。先帝开通运河,虽是便利航运,沟通南北,但还有些美中不足,为求急进,有些地方不免疏漏,屡次造成水患。本王决定……”他环望群臣,一字字道:“从即日起,重修运河。”

群臣悚然,殿下震动,卢楚第一个站出来道:“西梁王,此事万万不可!”

萧布衣皱眉道:“为何不可?”

卢楚急的满面通红,“想先帝在时,为修运河,已让妇人服役,导致民不聊生。如今天下未定,民生才稳,绝不适合大兴土木。”

萧布衣冷冷道:“难道我等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地方的百姓长年受苦吗?”

徐世绩上前道:“百姓虽苦,可暂时乔迁他地。眼下要义,当以平定天下为主,大兴土木一事,需要暂缓。”

“百姓受难,迫在眉睫,怎么能缓缓?”萧布衣道。

魏征上前道:“启禀西梁王,运河工程浩大,要整顿河道,绝非朝夕之功。依微臣所见,徐将军的意见可供参考。若是贸然重修运河,只怕各地再起争端。”

三人均为朝中重臣,说话有相当的分量。

群臣见状,议论纷纷,可均是反对重修运河,论调空前的一致。萧布衣人在高位,沉默良久才道:“可百姓苦难,徒之奈何?”

卢楚见萧布衣不再坚持,舒了口气,“减免赋税,开仓放粮,迁徙百姓都是好的方法。国库才稍微充实,绝不适合大动干戈,若是西梁王坚持己见,那无疑自毁长城,还请西梁王三思!”

群臣齐声道:“还请西梁王三思!”

殿内静寂一片,群臣心中惴惴,只等萧布衣答复。如今萧布衣手握重权,甚至可说是比杨广掌控程度还高,众人实在怕他成为第二个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