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节 契机(第3/3页)

接到程咬金的快文,萧布衣就有些错愕,亲自秘密的见了徐昶。

徐昶从未想到过,这辈子能见到闻名天下的西梁王,也是心中惴惴。萧布衣见徐昶的时候,外围是防守重重,身边却只跟了个思楠。

听徐昶又把当年一事详尽说了遍,萧布衣心中恍然,见思楠剪水般双眸也在凝望自己,显然也是若有所悟。

萧布衣沉吟良久才道:“太平道将门还有哪些人手?”

徐昶汗珠子冒下来,喏喏道:“我爹……罗士信……”陡然间灵光一闪,徐昶叫道:“当初他还问我爹,说西梁王……”见到萧布衣犀利的双眸,徐昶不敢说下去。

萧布衣含笑道:“但说无妨。”

徐昶喏喏道:“罗士信向我爹询问,你可是太平将门第一将?西梁王当然不是了,那小子脑子有些问题。”

萧布衣哑然失笑,又问,“太平道在山东的势力,还有多少?”

徐昶摇摇头,“应该没有谁了。我爹对我说,太平道创建数百年,一直都和朝廷作对,也一直都是朝廷剿杀的对象,除了太平四道道主都是非常之辈,勉力维持外,余众很多都是落魄,各门有的更不过是个空壳。当初文帝文治武功无双,一统天下后,其实已和道中立下誓约,说什么既往不咎,可他开始还遵守诺言,不再追究。但后来他临晚年,只怕太平道再乱江山,是以疑心大起,满是猜忌,竟然在殿中做些仗杀大臣的事情。太平道入庙堂之人,被他杀了不少,可别的大臣也很多无辜受到牵连。其实我爹说,只要江山稳定,百姓有活路,谁又想反呢?”

萧布衣心中微凛,这才明白隋文帝为何晚年狂性大发,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你爹既然如此开明,为何对本王却执迷不悟,反抗到底?”

徐昶沉默良久才道:“文帝当初也和西梁王仿佛,可后来……”他不敢说下去,但意思已很明白。他们不信皇帝,不信门阀的许诺,只信自己的拳头。

“你爹的武艺兵法是从哪里学的?”

“我爹当年得恩师传授的武艺兵法,师祖说,只说若再有大乱,可救苍生。后来我爹得令起义后,本来以为会得罗士信帮助,没想到那人不守诺言。我爹后来再没有恩师的吩咐,只怕恩师早就死了。”

“恩师是谁?”萧布衣问。

徐昶摇头,“我爹说恩师是太平之主,叫做昆仑,具体是谁,我不知情。西梁王,我真的不知呀。”

萧布衣心道,你不知,我倒知晓。又问了些事情,发现徐昶对太平道也了解不多,只知道跟随徐圆朗起事,本身算是碌碌无为。

知道徐昶所知不多,萧布衣突然问,“你爹死在我手,你可在恨我?”

徐昶吓了一跳,慌忙摇头道:“不会,绝对不会!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我爹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小人……小人……只有痛恨我爹的不识时务,还请西梁王看到小人盲从之下,饶了小人的狗命。”

他说的卑微之极,萧布衣望了他良久,这才摆手道:“好了,我会安排你在东都做个买卖,若是发奋,倒也饿不死。只是要记得,不可离开东都半步,更不要让我知道你惹是生非。”

徐昶喜出望外,叩谢出门。思楠这才冷哼道:“此人好没有骨气。”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他。”萧布衣道:“这世上,好汉并不算多。”

“你不怕他报复?”思楠又问。

萧布衣朗然笑道:“我若是怕这种人物报复,也不配一统天下。他若是聪明人,这一辈子循规蹈矩,还能善了,若是不守规矩,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他笑声满是豪气,思楠望了他良久,水灵的眼中闪过奇异之色。萧布衣却是捕捉到,问道:“你在想什么?”

思楠道:“眼下真相大白。罗士信原来是太平道徒,这才离开了张须陀。不问可知,一定是李玄霸手握人书,知道天下的太平道徒,这才伪昆仑之令,让罗士信背叛,让徐圆朗起事,这才造成今日的局面。可有一点很奇怪,昆仑为何不制止呢?孙思邈当然没有受到李玄霸的控制,但以他的聪明,早就应该发现李玄霸的小动作。”

“这里面多半有个关键,我们并不知情。”萧布衣苦笑道。

“可有另外一个关键,你一定想得到,不然你不会亲自来见徐昶!”

萧布衣露出狡猾的笑,“说来听听。”

“裴矩牛口杀你,还用符平居之名,一方面还在混淆你的视线。更重要的一点,却是不想旁人知道他的底细。听徐昶说,罗士信已对太平道深恶痛绝,你说他要是知道裴矩的底细,会如何应对?”

萧布衣舒服的伸个懒腰,含笑道:“这也正是我想知道的事情。罗士信不知道不要紧,我会派人通知他!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好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