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今天就按规矩办(第2/3页)

三人叫屈连天道:“大人啊,全城都是一样的六分利,我们加起来才放了十几万两的印子钱,人家潘家王家那些大户,哪家都是上百万两啊!”

“五十步笑百步。”沈默哼一声,拍一拍桌上的律令道:“正德、嘉靖四十年间,朝廷三令五申,借贷月利不得超过三分,你们却要六分利,依然是触犯了法律,这好比都是杀人,杀一个和杀两个有区别吗?”

一番诘问,让本想拿大户当挡箭牌的三人瞪了眼。

沈默便从桌上拿起几张写着‘某人因缺用于某年月日向某号借去银若干两,加六出利,一月归还,并借约证。’的借据来,抖一抖道:“这些个借据上,有你们店里的印章和你们的签名。”再从手边归有光带回来的箩筐中,随手拿起一本账册,一看,正好是本放债流水账,随口念道:“二月十五日,狮子弄钱三借去纹银五两,五凭,以瑞祥庄布票十五张为质。”再眯眼寻索一下,找到另一条,念道:“三月十四日,收狮子弄钱三本利纹银八两,大小三锭,质押退。”

“凭这些东西,你们释放高利贷的案子,便可以办成铁案!”沈默面无表情的望着面色惨白的三人,直到三人全都畏惧的低下头,才问归有光道:“归大人,你是苏州推官、负责刑名,说说他们该当何罪?”

“回大人,按律,私放高利贷者,杖八十,流放一千二百里,财产充公。”归有光毫不含糊道。

“大人饶命……”三人终于支撑不住,跪下磕头道:“府尊大人,您给条活路吧,我们,我们什么都听您的……”他们是‘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知道大人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肯定还是为了那档子事儿。

※※※

“前天回去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沈默微微闭眼,声音如从天边传来一般:“你们的态度为何大转弯?”这才是他抓三人来的原因。

三人还要支吾,沈默缓缓睁开眼睛,杀气凛然道:“有道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你们信不信?”

“信,信……”三人彻底吓草鸡了,竹筒倒豆子似的交代了……

原来他们这些老板东家,确实觉着沈默的方案是个长远之计,从宴会上回去,还碰了个头,约好回去跟各自的幕后大老板请命,无论如何要促成这件事。

起初说的时候反应还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夜,苏州城的四大家族,便通过潘贵和王德彰的嘴,表达了对此事的态度——他们否决了沈默的提案,并坚持原先的计划。还说事态尽在掌握之中,待此役过后,他沈默肯定就要被撤职查办了,以后不管谁再当这个苏州知府,都只能乖乖听命了。

“乖乖听命?”沈默嘴角划一道冷酷的弧线道:“听谁的命?是苏州四大家族?还是平湖陆家的?”

“这个……”三人摇头道:“我们就不知道了。”

沈默本就没指望这三个小喽啰,能把真相吐露出来,便问道:“说说你们毁灭苏州的宏大计划吧。”

“毁灭……”三人汗如雨下,摇头不迭道:“他们说不会的,因为粮价牢牢控制在他们手里,他们说涨就涨,说跌就跌。”

“他们怎么能做到?”沈默问道。

“也是昨天才听人说的,他们是采用三步把米价烘托上去的,先造谣说徐海叶麻要来了,今天传说松江被攻陷,明天传说王府尹、俞总戎阵亡,弄得两地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后来老百姓自己就乱传谣言,仿佛倭寇真要打过来似的。”

“然后他们又调集重金,秘密收购两地大粮商手里的存粮,据说收购价就达到了二两一石,与去年的最高市价持平,大量吃进之下,两地粮商手中的存粮自然所剩无几。”

“最后他们又雇人在各个粮店排队抢购粮食,老百姓本来就慌了神,如此一来,更加人心浮动,排队抢购越来越多,但粮铺存粮本来就不多,如此变本加厉地抢购,各家粮店纷纷告罄。”

“现在粮食都在那些大家户手里,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三个老板小心翼翼道:“大人,他们手里的资金加起来,何止千万两,您虽然贵为府尊,但终究是势单力孤,还是自保要紧。”

“呵呵……”沈默失笑道:“倒关心起我来了。”说着伸出一根指头道:“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号里的存银有多少,各种票券又是价值多少?”

“我们三个差不多,都是二十多万两的存银,价值十五六万两的票券。”三人老实回答道:“其它店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那整个苏州总共是多少,你们有数没有?不要回答。”沈默笑道:“各自写下来,都不要给对方看,到时候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个,将会无罪释放。”

三人立刻瞪起眼来,使劲琢磨起来。接过笔和纸,用手挡着,写出一串数字。

沈默接过来一看,三个数差不了太多,大概平均是四百万两存银,三百万两各色票券的样子。

※※※

将三人收监之后,沈默回到内签押房,对跟进来的归有光道:“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我们需要四五百万两白银,才能把问题比较圆满的解决。”

“平抑物价还用这么多银子吗?”归有光吃惊道:“买粮食还用得着这么多钱?”

“这个钱是善后用的。”沈默道:“那些操纵粮食价格的,才是真正的大鳄,他们的目的不只是我沈拙言,也不只是捞一笔,而是要把苏州城的票号钱庄一扫而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我如果不准备好这个钱,苏州城的金融业就成了人家的,我们还是要仰人鼻息,相当于输得一败涂地。”

“大人,说句题外话,您好像对票号、钱庄、当铺十分的在意。”归有光道:“甚至超过了市舶司,超过了对土地的关注。”

沈默当然没法告诉他,这个时代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就是金融为王的时代。他只能很严肃道:“这个东西,现在是矛盾的核心所在,解决了它,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归有光似懂非懂,却也不好再问,只好点头道:“那这个钱从哪来呢?”

“借。”沈默沉声道:“借遍全天下,也得凑出来。”心说:‘说不得要问问媳妇,让她帮着想想办法了。’毕竟对大明的财富世界,他并不了解,还是经商多年的若菡能更清楚一些——话说若菡在绍兴府官兵的护卫下,已经启程来苏,现在应该到了杭州地面。

这时,铁柱匆匆进来,面色怪异的伏在沈默耳边嘀咕几句,沈默不由失笑道:“我没抓,倒有人替我抓来了,这真是天意啊。”说着咬牙切齿道:“来了就别放走了,先关起来,等我忙完了,细细审问一番,看看到底是谁在跟我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