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三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2/3页)

众人大汗,小声道:“天子只有逃难的时候,才可以不带仪仗……”

“这个……”嘉靖被噎得够呛,怒道:“《虞书》有言:‘五载天子一巡狩。’《周书》又言:‘六年王乃时巡。’孟轲氏亦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朕都二十多年没出门了,比起人家上古先王的五六年一巡来,已经倦怠多了!”

皇帝一抬出圣人来,几位大人有些词穷,还是方钝倚老卖老,不怕顶撞皇帝,道:“皇上您说的不错,但那都是夏周古法。我太祖皇帝曾有言:‘天子不可轻出’,就是因为知道天子巡狩之典,犹如井田、封建之不可复也!于是设御史以代之,考官方之贪廉,稽时政之得失;而后归命天子,百职寅恭而趋,九重垂拱而理!皇祖之制,诚百世不易之法也!”

“是啊,皇上。”严讷也劝道:“《虞书》又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则知人主一念之敬肆,即中外向背之机矣。是以夏后太康盘游无度,卒召后羿之祸,《五子之歌》,可为永鉴!”

“越说越不像话了!”出声呵斥严讷的,却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而是一直在边上默不作声的大学士袁炜,他一脸义愤道:“我承认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却忘了陛下的皇考皇妣并不是长眠于昌平,而是在遥远的钟祥!”说着动情道:“我大明以孝道治天下,身为天子,更当以身作则!之前的皇陵都在昌平,所以以前的皇帝都可以随时拜祭,孝道无亏。但陛下至诚至孝,却二十年未拜亲恩,蒙受不孝之名,不就是怕劳民伤财吗?现在陛下只是想再去显陵一次,拜祭一下献皇帝、章圣皇太后,这要求过分吗?”

众人谁敢点头,只好全都摇头,袁炜遂高声道:“天地之间孝最大!我等身为人臣,当鼎力支持皇上尽孝才对,不该在耗费的银钱上锱铢必究!百官一时受人蒙蔽、群情汹汹,我等自当向百官解说分明、澄清视听,而不是在这里埋怨皇上!”说着双手一拱道:“微臣听闻皇上南巡,激动地不能自已,用五天时间草拟出皇帝拜祭仪礼二十二篇,皇帝巡幸仪礼二十一篇,为南巡以及拜祭礼仪作了尽可能细致的设计和安排,请皇上御览。”

嘉靖大喜,命赐袁炜大红罗五彩飞鱼服一件,彩织方袋、银瓢、刀箸各一,并对徐阶等人道:“向袁爱卿学着点,为朕分忧不是挂在嘴上,是要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的!”说着又别有含义道:“谁都喜欢部下跟自己一条心,朕也不例外。”

徐阶等人凛然,知道事情至此,多说有害无益,只好无奈的告退了。

※※※

见徐阶等人一出来,候在宫门外的官员呼啦一声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阁老,怎么样?”“皇上改主意了吗?”

徐阶疲惫的摇摇头,缓缓道:“老父和诸位大人已经尽力了,这件事情已然如此,诸位就不要多言语了……”

听了他这话,众人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都道:“阁老,不能让皇上一意孤行啊,不然这一年来的大好局面,付诸东流不说,万一出什么意外,我大明可经不起这份动荡啊!”

“唉。”徐阶摇摇头,只能把话说得更直白道:“不是屈从,老夫侍奉皇上近二十年,对皇上的性格还算了解一二,你越是对着干,他就越是强硬,大家若不想‘哭门事件’重演,就打消跟皇上对抗的念头,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让皇上回心转意……”又叹口气道:“要是没有的话,那就想办法把坏处降到最低吧。”

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显然是没发理论下去了,众官员只能先行告退。但徐阶很清楚,这件事不真正的解决,早晚还要出乱子。望着离自己而去的官员,再看看身后紧闭的宫门,此时此刻,徐阶又有些理解严嵩了——当你当上首辅,官员们把你看成是皇帝的代言人,皇帝把你看成是官员的大头领,结果就是两头都不讨好,这夹板气的滋味,真的只有尝过了才能体会。

回去后,徐阶便找来了张居正等一干心腹,甚至把沈默也叫来了,给他们交代任务——分头去劝说那些官员,让他们不要再生事了。

出来时,张居正故意落在后面,问沈默道:“你那天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能猜不到?”沈默看他一眼,淡淡道。

张居正闻言笑道:“我觉着,皇上根本就是借题发挥,要用这次南巡重立威严,谁敢拦路,难免要被杀鸡儆猴了。”

“呵呵,不愧是张太岳。”沈默笑道。

“那咱们怎么办?”张居正问道:“支持哪一边?”

“这你自己选。”沈默将双手抄到袖子里道:“这么冷的天,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舒服,我可懒得出去转悠。”他想起原本历史上的后一个朝代,不由感叹起嘉靖真是生不逢时,要是晚生个二百年,还有幸当皇帝的话,可比现在厉害多了——浩浩荡荡的十下江南,也没人敢管他,史书上还得美其名曰,促进民族团结。

唉,谁让你生在万恶的大明呢?沈默同情的摇摇头,继续往前奏。

“你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张居正跟在后面道:“这样可不好吧。”

“既然不关我事儿,干嘛还要瞎忙活?”沈默耸耸肩膀道:“昨天煨的牛蹄筋,现在回去吃,火候刚刚好。”

“吃牛不好吧?”张居正道。

“你可以告我呀。”沈默无所谓道。

“唉,我倒想告,可是衙门不开门。”张居正紧紧跟上道:“我牙口不太好,能不能煮的再烂点?”

“不能。”沈默摇头道:“我的蹄筋我做主……”两人说着话,消失在徐阶家的巷尾处。

※※※

在徐阶和几位大人的大力安抚下,官员们终于勉强答应不再上书,但也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有天意,自打嘉靖放出风来,说要南巡开始,北京城的天空就一直阴沉沉的没出过太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让人恍若置身地府一般。更邪乎的是,西苑南海子的湖水暴涨,涌起四尺有余,还冲垮了一座桥,重又引得议论四起。

官员们议论的焦点,已经从这次该花多少钱,变成了这次出巡有多么的凶险了……就连那鼓动皇帝出巡的方士熊显,都被拿来说事儿,熊显凶险,凶险熊显,看,多不吉利!

便真有人信了这种说法,御林军都指挥佥事张英决定以死劝谏皇帝,遂背着个沉重的包袱,袒胸露乳,怀利刃于腰腹,突然出现在皇帝的精舍外,跪在跸道上放声大哭道:“变征率生,驾出必不利!”说着,将谏疏往地上一搁,便用利刃自刺其胸,登时血流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