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六章 会面(上)(第2/2页)

众人面色凝重了。

“一旦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尤其是这种国战,一切都要为大局服务。”沈默面色冷峻道:“到时候巨额的军费哪里来,还得落在东南的身上。”

虽然众人心里,都是一百个不愿意,但谁也不会说,这仗能不打吗?大明立国二百年,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求和,向来是以极端强势的态度对待敌人。这种强硬早已融入明国人的血脉之中,然而自从土木堡之变后,这种骄傲被鞑靼的铁骑反复践踏,让每个大明人都抬不起头来……

其实岳武穆那首广为流传的《满江红》,在土木堡之前,根本不见其任何文集。是在土木堡之后,本朝文人为了激励士气创作出来,然后附会给了岳爷爷。所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正是本朝军民的心声写照!

只是之后的积弱累败,让人们只能把这些豪言壮语埋在心里,几乎被耻辱彻底埋葬了。然而消沉百年后,接连的抗倭胜利、万全右卫大捷,又让新一代的大明子民看到了曙光,驱逐鞑虏,报仇雪恨的呼声,再次响彻神州大地。

要是为了打鞑虏,东南百姓肯定愿意出兵出钱,这跟白送钱让朝廷挥霍,完全是两个概念。

※※※

在座诸位都是经历过战争的,知道战时不论情面,只讲军法,到时候朝廷调粮筹款的文一下来,要是稍有推诿拖延,就能被军法从事——看来大出血是在所难免了。

“既然早晚都要贡献。”沈默掰碎了、揉烂了、绕了好大的弯子,才把众人引上道道:“与其等到被人家逼着掏钱的那天,为何不主动一些?出了钱就要落好,这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

“阁老实在是高啊……”听沈默说到这,众人不由笑起来,闽赣总督王询一脸佩服道:“您这一张嘴,能把死人给说活了。”

“你先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吧?”沈默笑望着他道。

“有,太有了。”王询看看众人道:“咱们乖乖掏钱就是。”众人苦笑着点头。

不过掏多少、怎么个掏法,这还得各省回去再议,不可能轻率给出保证的。但有一个条件,众人现在就得让沈默答应,否则没得商量:“咱们不能出钱出兵,让那帮老西儿得名得利,这个冤大头,绝对做不得!”

“这是当然。”沈默也苦笑着点头道:“战争也是一种生意,亏本的胜利就是失败。”

“大人说的极是。”众人深表赞同道:“那我们回去合计合计,看看有什么办法能不亏本。”这时,一直沉默的两广总督吴百朋突然出声道:“此战的主帅,不能是杨博,必须是阁老!如果您答应,属下愿亲帅本省官兵,开赴阁老帐下听令!”

众人一听,都觉着很有道理,纷纷附和道:“对呀,我们的军队不能让外人染指,交给别人绝不放心,只能有阁老统领!”竟起哄架秧子,非逼着他答应不可。

“你们要考虑,我也得考虑考虑……”沈默心中无奈,真是现世报啊。只好苦笑道:“此事日后再议吧。”

勉强揭过了这个最艰难的话题,后面的四个问题,就显得轻松多了……关于海上航运的畅通,沈默告诉众人,王直最近的健康状况恶化,强大的五峰船队分裂在即。可以预见,一旦他死亡,其亲子、养子、以及麾下大将,将瓜分其上千艘海船,并为他那南至台湾岛,北到朝鲜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展开殊死搏斗。

目前王直已经在为身后事作安排,他将其控制的南洋航线,交给了其在吕宋的义子毛海峰,这一招可谓相当老道。

按照当年胡宗宪主持的盟誓,王直与徐海,一南一西,瓜分了两条黄金航线。只要是在澳门到马六甲航段经过的船只,就必须向徐海交税,由徐海保护其安全;但凡是在福建到吕宋航线航行的船只,则必须向王直缴纳保护费。这是为彻底结束倭乱,东南所付出的代价,也是胡宗宪被诟病的原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