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天赐之地(下)(第2/2页)

“这……”富弼毕竟是有道君子,虽然被反问了,但还是缓缓答道:“一者,开疆拓土,提振大宋声威。二者,大理有马有铜,都是我大宋所急缺。三者,得到大理,可以使吐蕃不敢再生二心,一心与大宋对抗西夏。”

“相公所言极是。下官再请问,朝廷得到这三条,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陈恪淡淡道。

“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富弼悠悠道:“但当然代价越小越好。”

“不是朝廷不愿付出代价。”还是韩琦痛快,接过话头道:“而是现在国库没钱,朝廷没有可用之兵,懂么?”

“国库没钱,一样可以打仗,关键看这仗有没有价值,若是有价值,就不愁军资之所出。”陈恪不动声色道:“至于军队,据下官所知,最近数年以来,广南西路的军队一直在深山老林里剿匪,而广西文武也数度请战,要进入大理剿灭侬智高。可谓军力士气皆可用,仅用此一路兵马,便足矣。”

“不行。”韩琦摇头道:“广南西路初定,若把军队抽调开,难保再生变乱。”

“战事已定,总能抽调出一些军队了。”陈恪力争道:“然后再就地招募一些蕃兵,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广西的隐患,二来,一边训练一边开拔……”

“荒谬!”韩琦呵斥道:“你以为从民到兵,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么?”

“只要我们动作快些,大理几年内都不会发生战争,有足够的时间把他们训练出来。”陈恪道:“军队将从广西出发,沿着红水河、南盘江,抵达缮阐府。那里是段家的地盘,我们就驻扎在那里,威慑高家和杨家,给段思廉创造谈判的机会。明里是给段家撑腰,暗里则是保护开采铜矿,这才是我们出兵的动机,而不是去帮着段家,消灭高家或者杨家。”

听陈恪说,出兵不是为打仗,而是为了威慑,赵祯的表情明显轻松了很多,但仍不放心的问道:“陈爱卿,你真能保证,大宋的军队,不会卷入战争?”

“官家明鉴,微臣有十足的信心。”陈恪重重点头道:“因为在滇东的高家,是不会反叛段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