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隆武悲歌(第6/8页)

李成栋来了。这厮却是坏透了,他也不说攻城,只是拖了十数门重炮出来,对着江阴城没命价地轰击,整整轰了六天,城中军民死伤无数,却拒不投降。李成栋正在上火,这时候祥符寺来了一个僧人:阿弥陀佛,将军莫非要急于进去屠城吗?来来来,贫僧指点你一条杀人的捷径……

李成栋还以为这是寺里的僧人来挑衅,过去一瞧,祥符寺中竟然有一条秘道,直通城内。

这秃驴,缘何干这种缺德事?

李成栋顾不上多想,从暗道钻入城中,将城中军民尽数杀光。

江阴一役,城中共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有七万五千余人。

尽杀了江阴满城,李成栋再去祥符寺找那个怪和尚,却发现庙中空空荡荡。这里好久没有香火了,有一尊佛像无故倾塌,露出下面镇着的一幅怪画。画上画着一只奇怪的东西,像人而非人,似兽又非兽……细看那东西的模样,李成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怪物的形貌,竟然正是那天替他指明杀人暗道的异僧。

这是什么妖物?

李成栋茫然。

11.大屠杀

杀尽了江阴军民,李成栋开始了嘉定三屠。

领导嘉定发起抗战的,是前明进士黄淳耀。他和弟弟黄渊耀、前明通政使侯峒曾,组织起一支民间义勇军,出其不意地向李成栋部发起了进攻。当时李成栋正在屋子里睡觉,爬起来跳上马就逃。不想佩刀掉落在了地上,被义勇军捡起这把刀,照马屁股上一通狠砍,砍得马尾巴满天飞,李成栋的亲弟弟被义勇军的粪叉戳死。

李成栋怒不可遏,率五千骑兵回来报复,骑兵突入嘉定城北的数塘桥,死者万人。

几日后,天降大雨,城上无法目视。李成栋命人于城根下挖地道,埋上火药,等到黎明,再用大炮强轰,引燃火药,只听轰的一声,嘉定城墙就此倒塌。但是黄淳耀、侯峒曾宁死不退。这时候李成栋手下一人将一只桌子顶在头顶上,呼啸一声,纵跃到城上。雨大夜黑,视线不清,守城的人们看到如此一个大脑袋的怪物跃到城上,莫不骇得惊恐而走。

于是李成栋杀入城中,百姓呼号连天,夺路欲走,却被李成栋迎头拦住,尽数杀光,死者逾两万人。

侯峒曾举家沉池而死。

进士黄淳耀和弟弟黄渊耀来到一座庙中,正要自尽,这时候寺中的僧人阻止他,说:你不是大明官吏,没有守土之责,不应该死的。

黄淳耀道:城破人亡,我怎么可以不死?

遂留下遗书:

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

黄淳耀的遗书,透露出了一个读书人对王佐之业那恐怖境界的哀叹。

几天之后,两千多名百姓回城收尸,捎带脚处死了洪承畴派来的官员。李成栋咆哮连天地赶到,再次将城中百姓杀光。

又过了二十几天,又有数万百姓聚于嘉定,再次驱杀洪承畴委派的降官,于是李成栋三袭嘉定,屠杀百姓两万余人。

12.百姓消灭游击队

大斩杀!

斩杀那些具有独立思想的、对民众有着影响力的反清知识分子,也就意味着斩去了汉民族的首级。

这屠杀之术,果然对百姓的心理起到了极度的震慑作用。因为恐惧遭受报复而被屠城,民众对于流寇的态度,由义愤转为惧怕。

再由极度的惧怕,转化为臣服与惶恐。

最后转化为对强者的依附和对于公道正义的憎恨。

这种心理的逐渐变化,心理学家称之为“斯德哥尔摩情结”。意思是说一旦人被置身于无力反抗的暴力之中,心中就会渐渐认同这种暴力,支持这种暴力,最后会因为自己残喘一命,而对暴力油然而生出感恩戴德之心。

能杀你而不杀你,这个就叫恩德。

由是江南百姓态度开始转变。

时有大学者黄宗羲纠集数百名读书士子起而抗清,人称世忠营,于四明山上结成山寨。四方赶来聚义的抗清人士,有四五百人。到了晚上,就见山坡上人头涌动,来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到了营寨近前,百姓们发一声喊,将火把向营寨里投去,惊得一寨英雄好汉自相践踏,著名抗清将领茅涵、汪翰被活活烧死,唯独黄宗羲侥幸逃生。

逃到了剡溪,黄宗羲再一打听,原来是四明山下的百姓们痛恨他们抵抗流寇和清兵,就自发地组织起来,消灭了他们这支游击队。

当时黄宗羲有点醒过神来了,原来汉民族最大的敌人,不是虎视眈眈的异族,而是奴性和愚昧。

那就写书,唤醒民众。

于是黄宗羲写了传世之作《明夷待访录》。书中说,皇帝这种东西,是顶顶错误的社会游戏和制度,这种制度,是敲食天下之骨髓,剥离天下之子女,以供皇帝一个人享用……谁脑子快,想想有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社会制度?

可是老百姓顾不上看书,大家正在挖洞三尺,到处打听潜伏在民间的抗清义士,只要有了发现,就争先恐后地向清廷举报。前明吏部员外郎华允诚躲藏在老家的墓地里,却仍然被火眼金睛的人民群众揪了出来,拖到流寇的刀下,一刀砍了。

原吏部主事曾亨应举兵反清,未待行动,他的亲弟弟已经急如星火跑了去报告,于是曾亨应连同儿子被杀。

前明监纪推官吴应箕,潜伏于距郡城十里之外的泥湾之处,暗中练兵。兵还没有练好,举报信已经雪片也似地飞往清廷,结果流寇大至,吴应箕被俘杀害。

曾经被李成栋三次血屠过后的江阴城里,此时又住满了百姓。由于洪承畴的流寇正和当地的义军展开拉锯战,所以老百姓家里都备了一张黄纸,上书“大清顺民”四个字。抗清军队杀来了,大家就把黄纸收起来,出城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老洪的流寇们杀来了,大家就把黄纸贴在门上,出城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你不欢迎他,这帮家伙真杀啊。

没办法。

于是洪承畴笑曰: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刀砍枪扎,天下归心。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天下事已再无悬念可言。

13.大学士的对决

伴随着江南局势的逐渐稳定,南明的唐王终于出手了。

派出了大学士黄道周。

洪承畴和黄道周,两人都是大学士,又是以前在朝廷的老同事、老朋友,称得是棋逢对手。

按理来说,这一仗应该是由郑成功的父亲、海盗郑芝龙带队出征。郑芝龙要求唐王先支付军饷,可是唐王哪来的钱?于是唐王问:诸位爱卿,有谁愿意替朕分忧,不花钱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