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激血西南(第5/6页)

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

答案太恐怖。

洪承畴知道这个答案,所以他赢了。

凡是活下来的人,全都知道这个答案。

不知道这个答案的人,又或是知道这个答案,但又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存活下来的两种人的,他们选择了死。

然后洪承畴开始了他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八面挤压。

这个阶段就是:用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和耿仲明的部队,挤压孙可望、郝摇旗等人,再用后者去挤压永历帝。相比于前者,后者对永历帝的威胁更为可怕,虽然他们都打着勤王的旗号。

而这就意味着,永历帝至少要面临着八路人马的挤压,饶是他铁打的金刚,也会被挤压成齑粉。

这个阶段,主要以永历帝的布朗式运动及洪承畴的陀螺式运动所组成,其间诸部队行军的路线构造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行军路线图,将会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最后划下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巨大句号。

挤压开始了,先是第一轮:

砰砰砰,咚咚咚,呼哧哧,哇啦啦,永历帝如飞一般向渌州冲去。

郝摇旗向西北,孔有德向东南。

李过的人马向东,耿仲明的部队奔西。

李定国往南跑,尚之信朝北追。

吴三桂走东北,孙可望绕西南。

任何时候,追击者和逃跑者的方向都是对冲的,相反的,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想碰上其他人,所有的行军路线都必须要在考虑到对方移动方向的前提下,尽其可能地保证安全。

哐的一声锣响,漫长的行军结束了,大家都停了下来,看看战场上的局势。这时候清廷有使者飞马来到,吴三桂年薪增加一千两银子,尚之信,孔有德的年薪也是增加一千两银子;单单对靖南王耿仲明提出严肃批评,这厮逮到了前明的反清官员,非但不上报,反而将其藏匿起来,这属于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耿仲明很生气,说:大家都藏野男人,凭什么单单说我?

没错,是大家都把逮到的前明官员藏了起来,可人家没人举报啊,你老耿怎么就混得这么惨,举报信如雪片般地飞往北京?

没办法,耿仲明弄了条白绫,赌气套在颈子上,悬梁自尽了。

耿仲明的部队由他儿子、小靖南王耿继茂带领,大家继续躲猫猫。

呛台呛台伊呛台,又一轮追逐开始了,永历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疾奔高州,做布朗运动。

郝摇旗疾奔向西,孔有德飞走向南。

李过的人马向东北,耿仲明的部队走东南。

李定国往东,尚之信绕北。

吴三桂取路西南,孙可望绕到西北。

哐的一声锣响,尘埃落定,大家停下来,瞧瞧自己转悠到哪了。

定睛一瞧,众人顿时惊呼,不得了,老郝郝摇旗走错了路,跟尚之信撞到了一起。

9.老虎也有人性

郝摇旗跟尚之信撞在了一起,说起来这事真不怪郝摇旗,也不能怪尚之信。怪只怪西南地方太小了,八支军队,人数少的一两万,多的二三十万,再加上永历帝和洪承畴两路人马,这凑起来就是整整十路人。

十伙人在这么个小地方躲猫,撞不到一起去才怪!

没办法,那就列队出征吧。

尚之信上马,催促三军齐行:冲啊,干掉老郝,这厮闹得太不像话了……

冲入郝摇旗的队伍之中,左找右找,却找不到郝摇旗的人影,只好问士兵:喂,你们的领导哪儿去了?

士兵回答:你是问老郝吧?不好意思,你来晚了一步,人家已经复员转业了……

什么?这事还带复员转业的?尚之信目瞪口呆,再细问下去,发现果然没错。

老郝是在三军列队,大战即将爆发之际,突然兴起复员转业之念的。他说:我老郝戎马生涯,为国家为民族战斗了一辈子,如今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喽。那什么,等我找个僻静地方,弄几千亩地,忙时锄锄地,闲时读读书,也是人生一乐啊。说完这番话,就带着老婆离开部队。

复员转业不忘老婆,老郝纯爷们儿,铁血真汉子。

尚之信气得脸色铁青,大家一起躲猫猫嘛,偏你说走就走,真是太不遵守游戏规则了。没办法,只好把老郝的人马全部接收过来,那么多人等着发薪水呢,不能不管他们啊。

战鼓震天,旌帜飘飘,又一轮躲猫猫开始了。

永历帝飞走全州,七路人马,有的往东,有的往西,大家各走各的,走累了停下来。哐的一声锣响,再瞧瞧现在是个怎么情形,定睛一瞧,大家的鼻子好险没气歪。

由一只虎李过的儿子李来亨、高一功领导的那支部队,竟然是失踪了。

遍查史书,每本书上都是这么记载着:李过病死之后,他的义子李来亨带领其众,继续斗争。

可他们到底在哪里斗争?

李来亨去了夔东茅簏山,要等到康熙年间,康熙派人去把大顺皇后高桂英接走。那时候这老太太已经九十多岁了,仍然是享受皇后级别的待遇。

要不还能怎么办?

大家接着来。

呛顶呛,伊台台,呛顶呛……永历帝如飞也似地赶往南宁,大家急了,别,你跑错了路了……

可说什么都晚了,永历帝一头栽进了孙可望的怀抱里。

孙可望大喜,热情地伸出了双臂:陛下,你可来了!快下命令吧,封朕为秦王,马上封,快一点……

关于孙可望与永历帝胜利会师,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孙)可望知桂王播迁,遣其将贺九仪率劲卒五千迎王于南宁,遂索沮封秦者。怒目攘臂,曰:王封是秦非秦?大学士严起恒曰:此为挟封,非迎主上也。九仪怒,格杀之,投尸于江,遂杀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追杀兵部尚书杨鼎和于昆仑关……

看看这段记载,孙可望派来的这个贺九仪,有性格。

史书上还记载说,大学士严起恒因为批评了贺九仪伸手要官的不良风气,结果被杀,投尸于水,他死得冤枉啊。像人家史可法,死在多铎之手,从此民族英雄,光照千秋。像那个什么瞿式耜,虽说是死在孔有德手上,可如果把老孔的名字改为“清兵”的话,老瞿死得也不算冤。偏偏自己,死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贺九仪身上,这算是哪跟哪啊?

怒尸不沉,浮飘十里。

严起恒那悲愤的尸体飘浮到南宁城外的沙渚之间,停下来不走了。

这时候有一只老虎从山上走了下来,背起严起恒的尸体上了山,找了块地方,拿爪子刨了个坑,掩埋了严起恒的尸体。

老虎说:什么世道?只剩下我们老虎还有点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