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6章 关关雎鸠(第2/2页)

“没人胁迫我,就是已经答应亲家了……”老妇人垂泪道:“我儿入赘郑家,生死都归他家安排,老身也只能遵从。”说着捂着胸口恸道:“痴儿啊,你非要入赘郑家作甚来着?如今连生死都是人家说了算……你娘想不答应都不行。”

“令郎怎么会入赘呢?”王贤见老妇人的言谈举止,不像是贫苦人家出身。

“还不是冤孽么。”老妇人流泪道:“那年清明,我儿见到了出来踏青的郑家大小姐,也不知怎么就着了魔,到了不吃不喝的地步。我只好硬着头皮上门提亲,好在人家郑家女儿择婿,一不看相貌,二不看财势,只看这个人怎么样。只是这几年邪性,只许入赘,否则免谈。”

“我老伴死得早,就这一个儿子,自然不愿意他入赘,但看他天天茶饭不思,越来越消瘦。我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只好答应了。”老妇人絮絮叨叨接着道:“婚后儿媳倒是通情达理,时常和我儿来探视老身,倒是让人感到安慰……”

“你儿子原先是作甚的?”王贤不得不打断老人的回忆。

“我儿自幼读书,考过几次秀才,但都没考中……”老妇人叹道。

“你家主要靠什么供他念书?”王贤又问道。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读书是个花钱的营生,等闲孤儿寡母是读不起的。

“先夫留下三十亩薄田,原本也够我母子吃租子了,但读书是万万不能的。”提及儿子的光辉往事,老妇人容光焕发道:“后来他把几十亩田都卖了,我当时差点和他断绝关系。谁知道我儿靠这点本钱开始了买卖,竟越做越大……”说着一指外头道:“衙前街上就有我家的几个铺面,所得租金除生活外,勉强还可以供我儿读书。”

“绍元的父亲原先是做什么的?”王贤点点头,又问道。

“先夫原先是本县粮长。”老妇人道:“后来被迫让给郑家,之后就守着郑家给的三十亩薄田过日子……”

“原先还有这段渊源?”王贤颔首道:“老夫人辛苦了,先请下去吃茶休息。”

待老人家下去,那戴孝的少妇便进来,款款向王贤行了个礼,竟看得他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