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0章 敌踪(第2/2页)

“博罗布哈,朕来问你,马哈木有没有撤回大西北的可能?”朱棣沉声问道。

通译把皇帝的话传给博罗布哈,又把后者的话翻译给皇帝听:“他说,不可能的,在他来弃暗投明之前,马哈木已经传檄各部,说要与大明战到最后一人,绝不会丢成吉思汗的脸!”

博罗布哈又补充一句,忽兰忽失温传说是成吉思汗的皇陵所在……

“这么说,他不可能逃回大西北?”朱棣眼前一亮道。

“大话已经出口,要是不打一仗就逃,他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不错。”朱棣深以为然,沉声下令道:“传令斥候营,把所有的探马都放出去,将搜索范围扩大到百里!”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仅仅两天后的六月初三,前军的都督刘江传来汇报说,前锋已经抵打康哈里海,无意之间发现了瓦剌军队,他立刻发动进攻,将全军击溃,并抓到了俘虏,据俘虏交代,马哈木就在此去百里的忽兰忽失温,且毫无准备!

得到消息,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都十分兴奋,他们已经走了太远的路,实在不想再毫无意义地走下去了,哪怕是要战,就战个痛快吧!

然而朱棣在这个消息后,却不喜反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对于马哈木就在眼前,他是相信的。但要说大军这都深入草原几个月了,马哈木他们还是毫无防备,打死他都是不信的。

最后朱棣判断,瓦剌军队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正等着明军一头撞上去,所以下令军队不可轻动!

将领们得令后,全都十分沮丧,但是谁敢质疑皇帝的决断?更不要说违背圣旨了。可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朱棣又变卦了,下令大军即刻开拔,立即兼程前进,将领们自然十分高兴,却又不明就里,不知道皇帝为何会下这一前一后,两道自相矛盾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