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定计(第2/2页)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快,我们商量一下细节!”朱高炽居然一反常态地立即拍板!

换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会对这种事关政权结构的、未来朝局的举动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勋贵们伤得太深、气得太狠、欺负得太惨,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勋贵、大权独揽,根本容不下别的念头!

至于什么平衡问题,那也得等到文官们和勋贵能平起平坐再说。至于大学士会不会权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现在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唯恐大学士们权力太小,不足以帮自己制衡勋贵!

皇帝和杨士奇热火朝天地商量着接下来的步骤,杨荣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拾遗补阙。对杨士奇今日的表现,他实在是太震惊了!原本自己与他并称二杨,感觉彼此不分轩轾,但今日看杨士奇的连番举动,其实自己望尘莫及!

从长陵回来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绝望,因为那时候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嚣张的勋贵们妥协退让,这怎能不让人感觉前途无光,感觉文官们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杨士奇没有绝望,他从大危机中看到了大机遇,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张罗各衙门联合举行公祭,为死去的官员们讨还公道,大义面前,各衙门的长官无法说不,甚至没法缺席公祭,结果全都被杨士奇利用,成了他登上文官领袖位置的踏脚石!

杨士奇利用公祭大会调动官员同仇敌忾的情绪,将一盘散沙的各衙门拧成了一股绳,然后悍然宣布罢朝!本来杨荣以为他会遭到皇帝的责难,谁知杨士奇翻手为云覆手雨,居然为皇帝设计了一条借机剥夺勋贵议政之权,将政权从外朝转移到内廷的金光大道!

杨荣十分清楚朱高炽绝对不会拒绝这份大礼,事实上只要是神志正常的皇帝都不会拒绝这种大权独揽的机会!

杨荣也十分清楚,杨士奇这番大手笔谋划固然是在为皇帝打算,但也夹了严重的私货——内廷是什么?内阁和太监衙门者也。而大明祖制摆在那里,太监不得干政,自然就剩下内阁和皇帝共商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