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叩阙请命(第2/2页)

耿定向左手大袖一挥负于身后,右手骈起食中二指往紫禁城方向一指,语带金石之声铿锵有力:“国朝养士二百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

司礼监,初春的天气,衙门里还是阴沉沉冷冰冰的,张鲸的心情也跟这天气完全相同,他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直愣愣的盯着桌子上摆的一杯茶,半晌没有动弹,好像能从那杯茶里看出朵花儿。

刘守有、张尊尧、张春锐、褚泰来、邢尚智这几个心腹也好不到哪儿去,人人面色惨然,偶尔抬头看看张鲸,发觉这位内廷头号权阉头发萧然,神情颓丧,比以前意气风发的时候,看起来足足老了十岁。

主心骨尚且如此,他们还能好到哪儿去?人人心中都盘绕着五个字:树倒猢狲散。

此时此刻,连往日殷勤奔走的小太监都不怎么进来了,张鲸面前摆的那杯茶,以前时时会换新沏好的、不冷不热的,可现在都冰冷了,也没人来换。

眼看着张司礼要倒霉,何必上赶着来趋奉?躲都来不及呢!

张鲸把手伸得太长,侵害到内阁的权位,申时行已有反弹之意,阉党横行又得罪了清流文臣,本想抓住白莲教主,借王皇后之手来个华丽转身,既拥立朱常洛做太子,获取拥立之功,又敷衍了外朝文官,巩固自己权位。

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步错步步错,反被逼到了墙角。

千不该万不该,让之前就布置在群芳阁,暗中收集隐秘的心腹死士,杀掉朱应桢来嫁祸秦林把水搅浑,谁知道秦林果真断案如神,不仅将真凶抓获,还揭破了他的阉奴身份。

哪怕阉奴死士已经自杀身亡,对局势也没有丝毫改变。

朝争讲究势力盈亏消长,当某个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有真凭实据也全然无用,但当这势力树敌过多到了举朝皆敌的地步,那么捕风捉影,便足够给他致命一击。

更何况,秦林拿到的根本就是铁证!

现在定国公、武清侯等国朝武勋贵戚们纷纷上奏,说成国公是永乐爷所封的头等勋贵,金书铁券上永乐爷亲笔写着承诺,“如违此誓,天不盖,地不载,国祚倾危”,还请陛下履行承诺,从严惩治权阉及其党羽,还朱应桢一个公道。

申时行往日和张鲸一直维持着基本关系,现在就变得爱理不理,次辅许国和三辅王赐爵也差不多,更听说申时行的得意门生陈尚象和任让出席了清流的聚会。

墙倒众人推。

更加可怕的是,朝中清流也在酝酿着雷霆风暴,前几天动静比较小,但张鲸和他的党羽们都非常清楚,清流方面的平静并不意味着不管此事,而是等待那位有泰山北斗之望的天台先生,挟南天风雷万里直趋京师!

若是以前,张鲸并不需要太把耿定向放在眼里,可现在,天台先生抵京,必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况,天台先生的名声和威望,绝不是稻草,而是一根重重的木梁,足够把此刻的张鲸压得吐血三升。

众阉党正在困坐愁城,忽听得午门方向传来嘈杂的人声,不禁人人心头一凛,难道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张鲸耷拉着眼皮,竟然是一副听之任之的神色。

“不,不好了!”小太监跑得满头大汗地进来,急匆匆地报告:“午门外,文武百官叩阙请命,说、说的话大逆不道,小的、小的万不敢在老祖宗面前说。”

张鲸不理不睬,口中长叹一声,颓然往后靠在椅背上。

刘守有还存着几分希望,忙问道:“有多少人,谁是为首的?”

小太监慌慌张张地禀道:“有、有一百多号,乌压压站了一大片,为首的是什么天台先生姓耿的,左边刑部尚书王用汲,右边礼部侍郎余懋学,什么顾宪成、江东之都在里头,来势汹汹啊!还请、还请老祖宗早早拿定主意,是请皇爷下旨廷杖,还是推出去……”

还廷杖呢?张鲸苦涩无比地笑笑,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让这小太监自己退下去。

刘守有兀自不甘心,抓住最后那一点希望,站起来叫住小太监:“内阁那边,申老先生怎么说?”

小太监只得硬着头皮回答:“老先生说在阁中办理机要,始终推脱不出,他两个门生陈尚象和任让,倒是、倒是站在午门外头。”

完了,全完了!

刘守有颓然跌坐,刹那间面如死灰。

小太监又磕了个头才跑出去,刚才一番对答,已唬得他面色如土,最后回头看了看司礼监,心想大概今天之后,再不必进来这里,向张司礼回报什么了罢?

张鲸像被抽掉骨头似的瘫在太师椅上,喃喃自言自语:“秦林,秦林你好狠,终究是你棋高一着,别人不知道,咱家须晓得那耿大先生……”

可知道又有什么用呢,张鲸此刻唯有瞑目等死而已。

“伯父,伯父切不可如此!”张尊尧突然猛地扑到张鲸膝下,抱着他膝盖头嗷嗷大哭:“咱们张家全仗着伯父,万不可就此放弃啊!陛下对伯父信任有加,伯父快去哀告,或有一线转机……”

陛下,呵呵……张鲸无奈地笑了笑,忽然被侄儿提醒,眼中活泛了些,腾的一下站起来,像疯了似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把无翅乌纱掼在地上,将头发扯得稀乱。

咦,张司礼莫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