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悍妇人邀功反惹祸 王御史视察出蹊跷(第3/3页)

“来人!”

“到!”

立刻就有四名手持水火棍的兵士挺身向前。

王篆指着跪在地上的王大臣,下命令道:“把这厮拖下去,狠狠地打,打断他的双腿。”

四名军士一声应诺就要动手,慌得王大臣膝行上前,苦苦哀求道:“请大人饶命,谅小人这是初犯,往后再也不敢了。”

王篆小三角眼往上一吊,斥道:“本官可以饶你,洪武皇帝亲自制订的《大明律》却饶你不得,在籍军士嫖娼者,斩无赦。打断你的双腿,这还是本官的通融,拖下去。”

“大人既如此说,容小人秉告实情。”

“说!”

“小人不是在籍军士。”

“啊,你不是刘金贵?”

“小的不是,小的名叫王大臣。”

“那你为何要冒充军士,滋扰生事?”

“不是冒充,是顶替。”王大臣嗫嚅着。

“谁让你顶替的,刘金贵现在何处?”

王篆明是问王大臣,眼睛却盯着蒋二旺。这位档头额头上早已汗如雨下,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到了这个关节眼上,王大臣才知道闯了大祸,也是紧张得嘴唇发乌,不知说什么好。屋子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说,刘金贵哪里去了?”王篆又问了一句。

夏婆觑着蒋二旺,她见这位老相好脸色蜡黄,嘴唇哆嗦着不说话,心里头不禁骂了一句“脓包”,便替他答了:

“刘金贵三天前就死了。”

“唔,”王篆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句话,接着问王大臣。“谁让你顶替的?”

王大臣看了一眼蒋二旺,不作声。

王篆至此已全都明白了个中蹊跷,但他今夜里没有心思审理此事,他吩咐把王大臣押下去收监严加看守。

当兵士押着王大臣退堂时,站在一旁的夏婆幸灾乐祸。王大臣见了心里不服,忽然脚步一收,回转身来犟着脖子喊道:

“大人,小的还有要事禀告。”

“何事?”

“这位夏婆拐卖良家妇女。”

王大臣接着就把玉娘的事讲了。玉娘这个名字,王篆并不陌生,她不但让高拱赞叹,同时也得到张居正的激赏,只是不知道此玉娘是不是彼玉娘。王篆也不搭话,挥手让兵士把王大臣带下去,然后问夏婆:

“窑子街有多少家窑子?”

“三十多家。”

“每天有多少嫖客?”

“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生意有这么好?”

“这一带流民多,窑子街就赚他们的钱。”

“你开的窑子是不是最大的?”

“不是最大的,但是肯定是最好的,”夏婆说起“生意”来,顿时就眉开眼笑,嘴巴上毫无遮拦,“我家那个枣妮儿,不是我夸,全窑子街找不出第二个来,大人您是身分太高了,不然,老身就让你去尝个鲜。”

“放肆,出去。”

夏婆吓得一吐舌头,不待人来,早已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了。

听得夏婆领着黑柱子叽叽喳喳走远,院子里又复归于平静。王篆喊了一声:“张把总。”

小的在。”坐在案台右下角的张把总连忙起身。

“传我的令,你亲自带五百名巡逻兵,连夜把窑子街给我封了。”

“是。”张把总领命而去。

王篆又扭头盯着蒋二旺,冷笑一声说:“蒋二旺,你玩的这些猫腻,本官暂不追究。明日从你这里到昭宁寺一带的治安,若出半点差错,本官扒了你的皮。”

 

 

 

 

 

 《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