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2/2页)

王容摇了摇头,伸出手来抚着杜士仪的面颊,好一会儿,她垂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又把脑袋靠过去,就这么搁在了他的胸口上:“那一次我平生最危难的时候,你二话不说就带人去救我。当那时候我睁开眼睛的第一眼就看见你时,心里简直是欣喜若狂。我本来以为,这辈子别想嫁给合心的人,更不要说知心的人,可你却从天而降。我已经很知足了,若再贪心,天理不容。当然,我其实也有私心,等你日后服朱紫,配鱼袋,真正名达天下,别人再不敢轻易动你的时候,那时候迎娶我过门,岂不是比如今这一袭绿衣要风光得多?”

“服朱紫佩鱼袋,看来娘子很高看我啊!”杜士仪一时莞尔,但随即便沉声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当然,我请你同行,却还是别有他求的,卿卿那点大手腕,只在长安洛阳这两京之地施展,岂不是可惜了?”

“好啊,你是聘我去做你的大掌柜不成?”

不数日,天子于在京官员中遴选德才兼备者出为县令的消息便正式出炉。在中书省拟定的制书之中,杜士仪赫然居首,竟是出为成都令!杜士仪本以为此次是自荐,如果时间再宽裕些,说不定还能运作运作找个好地方,可杜思温还没把空缺研究透彻,他就骤然授此职,自然有些措手不及。

可对于丽正书院中那些同僚们,则是惊讶了。历来左右拾遗在任满之后,如若称职,大多是到御史台为殿中侍御史,甚至直接为侍御史,至于留京转其他清闲职务的也不是没有。可是,骤然出为县令,这简直算得上是贬斥了。哪怕制书上对这些出为外官的京官美誉备至,可有中书侍郎崔沔等人的例子在前,谁都不会相信这种鬼话。若非杜士仪自荐在先,所有人都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唯一心怀艳羡的,便只有一个王翰而已,可他已经去张说那儿试探过,奈何还是没得到出外的许可,这会儿只能唉声叹气。而如贺知章这样阅历丰富的,已经敏锐地从这些天的种种变故之中品味到了几分滋味,见杜士仪面色自若地来和同僚们道别,他没有多说什么,却在杜士仪整理交割了一应文书之后,他亲自把人送到丽正书院门口时,这才轻叹一声道:“早知道如此,当初徐老不能侍读,我就不该带上你同去,也好过如此无妄之灾。”

“这怎么能怪贺学士?”

杜士仪连忙诚恳地拱了拱手,这才真心实意地说道,“此次出为外官,其实是我自己所请,还请贺学士不必记挂在心。左拾遗不过从八品上,成都却是幾县,县令品级在正六品上,我这算是一下子超迁几个品级了。”

贺知章本是打算安慰杜士仪,可一听他这话顿时给气乐了:“哪有你这样算的?历来京官比外官清要得多,在外任刺史的,回朝哪怕脱去绯袍为一郎官也心满意足,更何况左拾遗这样清贵的谏官?幸好成都是幾县,倘若是望县,你这就算是铁板钉钉的贬黜了。而且,好在蜀中是个不错的好地方,此去也不算是太离谱的左迁。只可惜啊,若你能在丽正书院多呆几年,这所学所得更会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