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2/2页)

“若非明公断案如神,而后又在李家析产时秉公处置,哪里有我的今天?”

多年隐忍蛰伏惯了,李天绎很能够放下姿态。更何况他从李家五叔当初劝说他的时候,在事后和那位白掌柜接触的时候,尤其是从对方花钱时毫不吝惜的大手笔上,他就隐隐感觉到背后兴许有自己无法想象的内情。再加上他如今就算终于重掌李家,可多年的空白期让他没有什么人可以信任,既然如此,最快捷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请杜士仪为他撑腰。

因而,在杜士仪客气地谦逊了两句之后,他便斩钉截铁地说:“闻听明公初一上任便要兴修水利,我虽不才,却知道功在千秋的道理。李家愿意拿出一千贯钱来,而且若是明公难以筹集人手,李家也愿意效微劳!”

见李天绎口口声声都是代表整个李家,杜士仪不禁笑了起来。他欣然点了点头道:“好,此举惠及的是成都上下无数父老乡亲,到时候我会禀报范使君,亲自撰文,勒石为记,以传后世。你新接掌家族,只要切记仁义传家,不要如李天络那般失信义,自然能够福泽绵长。说起来,李天络却是逃得快,诬告反坐以及假造地契等罪,却也来不及追究他了。”

“都是我一时疏失之过……”

等到李天绎从杜士仪书斋辞了出来时,就只见外间一大一小两个少年正等在廊下。情知一个是崔澹的长孙,一个是杜士仪收容的张家村乡童,他想到自己被硬生生耽误了多年时光的幼子,一时忍不住更是怨愤难平,长长吐出一口气后方才下定了决心。

幼子年纪已经大了,再送到杜士仪这儿恐怕不行,族中其他人那儿尤其是五叔膝下,倘若有伶俐童子或少年,他不妨学一学崔澹这一招!

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思量事情,李天绎不免有些心不在焉,眼前更是没有注意到四周围的景象。尤其是到县廨门口时,他险些被那高高的门槛给绊了一下。一直到听见耳畔传来了一声轻笑,他方才陡然醒悟,却发现笑话他的竟是一个被年轻少年抱在手中粉妆玉琢的小女孩。

“阿翁小心脚下呢,玉奴因为走路不看路,可成天被阿姊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