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2/2页)

天子难得这样详尽地评论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外臣,所以萧嵩一时之间竟有些闹糊涂了。要说真的对杜士仪有所不满甚至怀疑吧,天子说后头这些干什么?而倘若只为了褒扬,前头那些指摘之语,干嘛又要说给他听?难不成……是考验他这个宰辅是不是有容人之量?

萧嵩的纠结,李隆基看在眼里,笑在心里。他若有所思地轻轻敲了敲扶手,继而轻描淡写地说道:“裴卿由中书舍人而转御史中丞,想来萧卿的左膀右臂少了最得力的一个。朕有意将杜君礼召回朝中任中书舍人,知制诰,萧卿意下如何?”

上次裴光庭还提出过让杜士仪回朝任给事中,天子却给否了,此后将杜士仪从云州长史迁代州长史,现如今怎么又突然生出将杜士仪调回朝的打算,而且是塞到自己的中书省?萧嵩只觉得脑袋实在是有些不够用,然而,他文采平平,用兵的谋略不错,可内斗的经验就不算太充足,这会儿愣了一愣后,最终迸出了一句话来:“杜君礼三头及第,文采斐然,足可胜任中书舍人。”

“那就如此吧,等到杜君礼回到代州,再行文。”

李隆基微微颔首,等到萧嵩告退离去的时候,他就坐直了身体。

参奏杜士仪的这些事,是从去岁到今年最多,他虽不信,但不得不审慎对待,而且,有人说是秘书少监张九龄因为外间流言迁怒杜士仪,因而支使相应人等所为。又有人说此前告张九龄在岭南按察使任上有不法事的是杜士仪,原因则是宇文融流死一事。既然一时分辨不清楚是否两人隔空斗法,那么,就让两人一同知制诰,如此一共事,是非曲直想必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想来以杜士仪的文才,知制诰一职应该绰绰有余了!

御前的这一番对答,因为有内侍在侧,当天晚上便传到了李林甫耳中。他笑着自己斟满了一杯,随即一饮而尽,隔空敬道:“杜君礼,希望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就凭你待宇文融那一片诚心,想来也不会容忍张子寿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于你。张子寿,要怪就怪你眼光不好,非得用了个周子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