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2/2页)

王忠嗣这段家事,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杜士仪自然不例外。他有心开口安慰几句,可想到王忠嗣是因为父死母亡,这才以假子养在宫中,看似风光恩遇,实则以一介童子呆在皇宫大内那种地方,绝不会是什么舒心惬意的经历。因此,他最终还是没有开腔,静静地等着王忠嗣往下说。

“先父受困,诸将却按兵不救的事,我到河西之后,曾经让心腹家将王靖前去再次查过。那时候吐蕃屡屡犯边,朝廷用人之际,因此陛下虽对先父捐躯之事颇为痛心,但薛大帅以下并未因此受责。那一次薛大帅身为主将,家父又是他的先锋使,有功亦是他这主帅有功,下头有人故意蒙蔽,大军进发方才晚了,没能救下先父。实则真正瞒下先父身陷重围之事的,不是别人,正是郭知运和王晙!他们远比先父年长,官职亦高,却如此嫉贤妒能!”

说到这里,王忠嗣竟有些咬牙切齿。然而,郭知运也好,王晙也罢,现如今都已经化作一堆黄土,他也是身处郭知运运筹帷幄的镇羌斋中,这才少有地情绪失控。等到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容易平复了激荡的心情,他才欠身说道:“都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了,请大帅原谅我失态。”

“父仇不共戴天,如若先君亦同样有这等遭遇,我身为人子,也会和你一样义愤填膺,不过,逝者已矣,就连你深恨的那两位,如今也已经不在人世,男子汉大丈夫,忠嗣你看开一些。明日我拟升堂见诸将,正式宣布由你领左厢兵马使之事。”

尽管杜士仪之前甫一见面就已经挑明了此事,但此时此刻,王忠嗣仍是不禁心生感激。他站起身深深一躬,这才婉言谢绝。

“我毕竟是获罪被黜,倘若刚到鄯州便获重用,只怕不但朝中非议,皇甫惟明之辈亦要为此衔恨大帅,就连陛下,兴许也要责大帅行事不谨。既到鄯州为大帅马前卒,怎能让大帅为我令陇右诸将生隙?郭英乂此辈以区区一介果毅为兵马使,我若援此旧例,岂不是与这等郭氏不肖子弟沦为一谈了?更何况,大帅拿下罗群的事,朝中应不日就会派出监察御史前来,当此之际,还是不宜在军中大动干戈!”

见过王忠嗣一味坚辞,杜士仪便笑了起来:“你既如此说,我少不得让别人也多尝一些甜头,有些事只要皆大欢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