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夹起尾巴隐忍(第2/2页)

这经略军中的头三把交椅都悲观地认为,不等胡户回归之事掀起波澜,再难以动摇杜士仪这个朔方节度使,这也就代表着,在上任四个月后,杜士仪终于奠定了自己的权威。尽管那种权威还远不能和信安王李祎彪炳的战功相提并论,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既然能够不用再受麾下某些军将掣肘,杜士仪自然就能够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因为在和突厥茶马互市的时候,源源不断输入朔方的茶叶,对于茶商而言大有利润可言,于是杜士仪用朔方节度使府招标的方式,很快选择了来自蜀中和江南的几家茶商进驻西受降城,从中抽取互市税。

至于几家茶商的根底,那自然是他和王容之间心照不宣的事。

如今的大唐牧监养马颇多,即便各大边镇都需要大量马匹,天下驿路五里一驿站,需要的马也不少,可是和突厥互市的数量,每年在三四千匹也就绝对足够了,更大的数量则是需要民间消化,所以对于杜士仪所奏的茶马互市之法,李隆基权衡再三之后,终于准奏。至于是否看在那数量可观的送入太府监的互市税份上,那就只有天子自己心知肚明了。

毕竟,在宇文融死后,即便有裴耀卿这样的能人打理,李隆基仍旧感到钱用起来不那么爽快,换言之,裴耀卿能省钱,但赚钱却不太热衷!故而,当初接替其父知太府出纳的杨慎矜因丁忧去职时,李隆基差点就起了下旨夺情的念头!因为杨慎矜能在看似不加赋贡的情况下,让太府监中库存更充盈!

即便如此,绢帛锦缎这些精美的纺织品,仍然是突厥乃至于附庸其下的回纥葛逻禄拔悉密诸部贵族需要的东西,而因为之前骨颉利的那一仗,五十匹绢交易一匹马的价格自然有了少许的松动。再加上杜士仪派高适和来瑱前往西受降城严加检查,一来二去,以劣充好的行为也少了许多。

须臾两个月一晃而过,朔方诸州一片宁静祥和,尤其是在回纥派人送来了骨颉利的首级,杜士仪派人转呈东都之后,大唐和突厥全都是止戈息兵,一边农耕一边放牧,倒也相安无事。这一天他照旧在灵武堂中斟酌着一份建言时,就只听外头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紧跟着传来的,却不是吴天启那熟悉的声音,而是另一个小心翼翼的嗓音。

“阿爷……能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