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大捷之后的暗战(第2/2页)

“阿兄只要注意一件事,莫要学李林甫那般结党,却也不要像李适之那样粗疏,日日笙歌宴客,你只消如同从前那样信奉禅佛,陛下对你自会信之不疑,至于其他的,你不妨和当年那样,该争的小事尽力去争,在御史台那些御史当中重新树立起铁面无私的形象,其他的任事不管,那自然稳若泰山。”

对于弟弟的这些提醒,裴宽细细一想,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他不能正面对抗李林甫,可却也不能只当个空头御史大夫。当裴宁连一夜都不肯留,继而匆匆离去之际,他思量着这个弟弟这些年的仕途之路,赫然发现竟有许多杜士仪的影子,不禁暗中惊叹。

杜士仪这些年看似始终在外任不曾回朝,可相比李林甫在朝广布党羽,杜士仪的棋子,竟是全都布设在外!

兴庆宫金花斋中,当李隆基刻意让内侍不先通知,悄然而至的时候,却只见五个女人正在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他饶有兴致地凑上前去,笑着问道:“都在看什么?”

“啊,是陛下来了!”

谢小蛮回头一看,众人连忙行礼不迭,随即便有人指着桌子上一匹锦缎道:“这是刚送来的蜀锦,颜色都褪得不鲜艳了。大家都说,从前杨家父子知太府出纳的时候,送来的东西都无不精美,现在却怠慢成了这样子!”

李隆基见那一匹抖开的蜀锦确实褪色,不禁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等到隔日一大早,他便下令杨慎矜拜户部侍郎,仍旧兼御史中丞。一时间,杨家贺客如云,竟比当初陈希烈拜右相时还风光无限,就连左相李林甫也命儿子前去道贺。

可等到儿子从杨家回来,告知那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景象时,李林甫脸上却殊无喜色。他深知众多儿子里头并无出色的人才,三两句把人打发了下去,自己独自一个人站在偌大的月堂当中,微微发起了呆。

郭子仪因此次大捷之功,进朔方节度副使,其余诸将亦是加官进爵,只有段广真竟是没能染指河东节度副使一职,而是调任北庭节度使李佺麾下,任节度副使,至于河东节度副使一职,则是落在了天子母家窦家人手中,李隆基对杜士仪渐有疑忌之意,这是显而易见的。可如今他却没工夫继续给杜士仪上眼药。因为杜士仪毕竟远在安北牙帐城,别说杨慎矜正烜赫一时,朝中正有一种同情太子的暗流沉在水面下。

绝对不能让这种风潮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