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15章 大宋时代周刊(五)(第2/2页)

所以开封邸报这四个字,从一开始便起的不好。”

“小乙的意思是……”

“改名!”

“如何改?”

“小底这几日,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思来想去,倒真个想出了一个名字,还请大郎与二十六郎评鉴则个。便叫做‘大宋时代周刊’如何?”

“大宋时代周刊?”

李逸风和朱绚闻听一怔,而高尧卿也来了兴致。

“大宋者,便是我大宋朝……以此为名,凡与我大宋有关的事情,皆可以报导,上至朝堂风云变幻,下至市井小民生活琐事;内有我大宋疆域所至,外有与我大宋毗邻异族,无一不可报导。如此一来,这个内容就涵盖甚多,更使人感受大气。”

“说的好!”

高尧卿忍不住赞叹道:“不瞒大郎,你们那开封邸报自家也看过两次,只看那名字,便觉得无甚趣味。里面的内容也是混乱的很,大都是老调重弹,也没甚新意。

所以看了两回之后,便不想再看。

倒是小乙这个名字听着大气,若我不知道,必然会买来一观。”

这句话说的李逸风老脸一红,吭吭哧哧道:“你懂个甚,我们唤开封邸报,自然有我等深意。若依着小乙这说法,无一不可报道,那岂不是会降低了品味?”

玉尹笑了!

“大郎以为,买这报纸的,除了朝堂上的官员之外,还有谁人?”

“这个?”

“这便是定位的问题。

范文正公曾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官者,当心怀百姓,所那市井琐事中,可以看出而今百姓生活状况,还有他们的心态以及情绪,这岂不正是为官者所要留意之处?除此之外,尚有那太学生,书院学子,以及那些商人,贩夫走卒,他们同样也在关心朝堂,从未因位卑而忘去忧国之心。

所以我们的报纸,从一开始便要涵盖所有。

位高者可知民间疾苦;位卑者,也能明君之辛劳。

时代者,世代也!唐诗人高适不就做过‘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的诗词吗?这时代二字,除了寄托了我们对大宋朝能世代延绵的美好期望之外,更有贴近时势之意。人言十年为一代,我们所评论的一切,所报道的一切,都与大宋休戚相关。

这也是我们最初的期望!

至于周刊二字……呵呵,则是说明了我们发行的时间。

七日为一周,我们每七日发行一刊,于读者而言,岂不是更容易掌握呢?

大宋时代周刊,即大气,又贴切,两位以为如何?”

玉尹说完,便不再言语。

而李逸风和朱绚两人则相视一眼,那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大宋时代周刊,便唤此名目!”

两人说完,又不约而同的笑了。

玉尹也是笑而不语,一旁高尧卿,则露出若有所思之态:大宋时代周刊?倒真是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