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78章 黄公子,皇太孙?(第2/3页)

“是吗?”

“嘿嘿,十八姨娘以为她鞠队稳操胜券,却不想被踢了个11:0。

当时气得她险些落了泪,还是阿娘帮她,才让她进了三鞠,否则……嘿嘿,说不得会更惨。”

玉尹这时候,也放松下来。

闻听赵谌说起蹴鞠比赛,便顺着赵谌的话,谈论起了蹴鞠事项。

两人说的颇有兴致,另一边朱绚也把事情安排妥当。

“皇太孙,时候不早了,便回去吧。”

“嗯嗯,那我便先回去了……小乙,再过两日,我便来找你继续学琴。

我和阿娘说了,以后便不去下桥园,来你家中学琴,好不好?还有,你说过要带我去瓦子里看热闹,却不可以食言而肥。嗯,还有啊,我已经掌握了三十六种指法,你却欠了我五招。到时候,便要一并偿还,要教我一些好扑法才成……”

其实,赵谌学琴,也挺有天赋。

此前之所以一直没有学出来,还是他内心里对学琴存着几分抵触的情绪。

而今有了个期盼,这天赋便起了很大用处。

玉尹微笑着,连连点头。

他站起身,送赵谌正要走出客厅,正要告辞,却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骚乱。

“开封府缉拿要犯,闲杂人等立刻离开。”

开封府的人,这么快便来了吗?

玉尹一怔,方要迎出去,却见朱绚拦住他,轻声道:“待会儿他们要带小乙走,小乙便随他们去。最多三日,便可出来……至于家中,我可担保,绝不会有事。”

这契约都签了,还要入狱吗?

玉尹先一怔,旋即从朱绚的脸上,看出了端倪。

朱绚,这是要发作了!

想来他要借助此事,来达成一些目的。

至于是什么目的?玉尹还想不清楚……这时候,燕奴等人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好在安道全也看清楚了状况,把她安抚下来。

院门开了,开封府的差役也来到了门口。

为首的班头,却是个熟人。

当初曾和玉尹一起,送罗四六父子前往太原的解差,没影子罗格。

“小乙,却得罪了……刚接到上命,说小乙你犯了事。今天正好是我当差,本不想来,可是上命难违,只能请小乙你委屈一回,随我走一遭,还请小乙莫怪罪。”

玉尹刚要说话,却见朱绚走了过去。

他在那罗格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罗格顿时露出慌张之色。

“你不过是听命行事,看你刚才所言,和小乙也有交情。

所以我相信,你断然不会为难小乙,对是不对?”

“那是,那是!”

“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小乙方才也说了,不会让你为难,便随你走一遭。

只是回去后把我今日的话传过去:小乙在开封府若少了一根汗毛,自会有人寻他们麻烦。”

小底明白,小底明白!

罗格额头上见了细碎汗珠,偷偷朝站在玉尹身边的赵谌看了一眼,连连点头。

显然,朱绚说出了赵谌的身份。

便是他不说,就凭院门口那些个大内侍卫,也足以让罗格多了几分小心。

“小乙只管去,倒要看看,是谁要为难小乙。”

玉尹这时候,总算是放下了心。

在不知不觉中,勾搭上了皇太孙赵谌……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人再找他麻烦。入狱?还真不算什么大事!便连苏东坡也被关过大牢,他又有什么担心?

有朱绚和赵谌在,更不要说还有肖堃这些关系,他在开封府便不会有什么麻烦。

说不定……

玉尹眼珠子一转,突然计上心来。

他走到燕奴身边,附在她耳边低声道:“九儿姐,一会儿派人告诉大郎,让他弄清楚角子门周围的状况。我在外面洒了些耳目,有消息的话,便立刻与我知晓。”

“小乙哥……”

虽说有朱绚等人在,可是燕奴这心里,依旧有些不放心。

柔荑紧紧握住玉尹的手,迟迟不肯松开。还是安道全上来好一番劝说,才让燕奴松开了手。

“小乙哥,得罪了!”

罗格的语气,非常恭敬,不敢有半点怠慢。

小乙,已不是当初那个和他一起吃酒,随他一路前往太原的玉小乙了!

而今玉尹,要名声有名声,要实力有实力……至少在此之前,玉尹在市井中的力量,便足以让罗格感到畏惧。更不要说,这玉尹居然和皇太孙搭上了关系。这等力量,更不是罗格一个在公门讨生活的人可以对付,所以这姿态也就放的更低。

“如此,便辛苦哥哥。”

玉尹随着罗格,迈步走出庭院。

观音巷,却是灯火通明。

十几个差役拎着木枷和铁链,老老实实在巷子里守着。

见玉尹出来,一个差役拎着铁链便要过来给玉尹上锁,却被罗格一脚踹开……“没眼力的东西,小乙哥甚人物,怎能给他上锁?”

差役吓了一跳,不敢再露头。

而玉尹则笑着与罗格道:“哥哥不必如此,若不合规矩,便上了锁也成。”

罗格眼睛一瞪,“小乙哥这话怎说来?

自家虽是个班头,可这点主却还能做……小乙哥你不为难我,我又怎会让小乙哥难看?再说了,那开封府大牢,还困不住小乙哥,将来少不得要小乙哥多关照。”

“二十六哥,为何让他们带走小乙?”

在返回皇城的路上,赵谌忍不住问道:“其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小乙哥又无犯事,便打发了便是。”

朱绚闻听,苦涩一笑。

“若不如此,我焉能掌控周刊?”

“嗯?”

“虽说小乙把周刊转给了皇太孙,可还有李大郎在。

十二姐说了,要把周刊彻底掌控在皇太孙手中,李纲李若冰虽是忠良,可是却不能让他们参与此事。所以,要趁此机会,把李大郎赶走。小乙若不入狱,我又怎好发作?赶走了李大郎,高三郎自然便知晓该如何选择,到时候这周刊才算真正属于皇太孙。”

赵谌闻听,却蹙起眉头。

“可这样,未免委屈了小乙。”

“若皇太孙觉得委屈小乙,日后给予补偿便是。

我听说,小乙叔祖为他谋了一个迪功郎的补身,可由于种种原因,却迟迟未能办下。皇太孙若有心,不妨设法催促一下。小乙有了补身,便不似今日这般狼狈。”

“迪功郎?”

赵谌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之意。

“小乙有真本事,怎只好做个迪功郎?”

合算着,这位皇太孙对玉尹只得了个迪功郎的补身,还觉得不太满意。

朱绚闻听,也不禁苦笑。

迪功郎的身份的确不算太高,可是在现有的官僚体系中,已是极为难得。似朱绚,哪怕是太子妃堂弟,出身望族,也不过是个从八品的秉义郎补身,属四十六等武散官,甚至还没有玉尹那迪功郎的位子高。毕竟,迪功郎是个文散官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