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35章 又是何方神圣?(第2/3页)

也难怪。牟驼岗马军,作为玉尹亲随,可是费了玉尹不少银子。别的不说,便是这马军选拔,便极为严格。身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体格更要非常健壮。此外,包括一身甲胄,以及所使用的战马,也都经过了调训。特别是在得了天驷监的马匹之后。玉尹又怎可能不假公济私?从天驷监硬生生挑出来一百匹好马,把原来的坐骑都更换了一遍。

天驷监的马匹,的确是养的不好。

可九千多匹战马之中,选出一百匹好马,却不算太难……至于如何交差的问题,玉尹更不用担心。把原来军营中那些驽马和劣马丢进去充数便是,反正也不会有人真个追究。

本来,玉尹想多挑些马出来,奈何他麾下没有那么多的骑士。

与其滥竽充数,还不如原来那些精锐。

再者说了,一个好的骑手训练出来,开销极大……玉尹也没有时间,再去做这种消耗。

一百亲随,便已经足够了!

“况哥儿,方才那人是谁?”

玉尹前脚才走,后脚便有那步军司的将虞侯凑过来,嬉皮笑脸问道:“看那些人气势,可不简单。

前些时候我曾见过侍卫亲军马军司的铁鞭营,那可是马军司最为精锐的人马,似乎也比不得方才那些人神气。”

封况脸上,露出一抹自豪之色,“铁鞭营那是呼延将军麾下,确是精锐。

不过我家哥哥,比之呼延老将军也不差……呵呵,那是牟驼岗的玉指挥,也是自家师兄。方才我还与他商量,让他把咱们调去牟驼岗。虽说有些危险,却也好过在这里受人的腌臜气。你下去和弟兄们商量,若有愿意的,便随我一同过去!”

封况越说,便越显得意。

就在这时候,忽听一声娇喝从身后传来:“况哥儿,有了好去处,便要忘了自家弟兄吗?”

封况听到那声音,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忙转身看去。

却见夜色中,距离他不远处的横桥大街上,一名女将顶盔贯甲,一身素装。火光照映这女子更添几分俏色,她催马便来到封况跟前,掌中一口绣绒大刀,唰的便架在了封况的肩膀上。

“却不知况哥儿又攀上了谁家的大腿?”

封况一见此人,不由得脸色大变……尚书省,对玉尹而言,并不算陌生。

大宋时代周刊的报馆,便设立在尚书省旁边,玉尹入得城后,倒也算是轻车熟路。

让高宠带着人,去报馆歇息,玉尹则直奔尚书省而来。

兵部,便设立在尚书省内,此刻便看到这尚书省乱作一团,官员杂役进进出出,川流不息。

而尚书省外。更有许多车马轿子一路摆放。

玉尹来到尚书省外,向门丁通报之后,很快便被唤了进去。

而今的玉尹,可不仅仅是一个殿前司指挥使,更是太子赵谌的救命恩人。便是官家也称赞他是忠直之人,那门丁当然也不会刁难。更不要说,玉尹还塞了银子与他。

“李尚书正在正堂,不过公务繁忙。只能与指挥使一炷香的功夫。”

玉尹连连道谢,在皂隶的带领下,直奔兵部大堂而去。

大堂上,显得非常凌乱。

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开封地图,上面做了许多标注。

李纲正拿着一卷公文,对照那地图上的标注。令玉尹吃惊的,确是在李纲身边站立的宗泽。

见玉尹进来,宗泽朝他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李纲则招呼玉尹进来,示意他落座,“小乙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烛光下,李纲的脸上透着疲惫。

眼圈发黑,嘴上还起了泡,显然是没有休息好。

不管玉尹对李纲看法如何,但有一点,他确是极为敬佩。

满朝文武之中,似李纲这种忠君爱国之士,的确是凤毛麟角,一双手就能数过来。

“李公。还要多保重身体才是。”

李纲笑了笑,“自家身体,自家心中有数。

倒是小乙你那边,是不是遇到了麻烦?我也知道,十二万石粮草辎重转移起来。可不是小事。”

玉尹露出苦笑,“不瞒李公,小乙今日来,便是求助。

牟驼岗而今兵马有千二之数,军心还算稳定。只是这些人。末将却不能妄动,必须要留在手中,防备万一。如此一来,运送粮草马匹的人手,便远远不够。不仅如此,还需要大批车仗……虽则末将已招来一百六十辆大车,但数量尚远不够用。

人手方面,末将已经和御营凌统制商议妥当,玉尹六百留守兵马,都在协助搬运……末将前来,便是与尚书求大车和人手。否则的话,十二万石辎重怕是难以按时转移。”

李纲听了,也是眉头紧蹙。

“大车倒是可以为你解决一些。

正好,我刚征调来一千辆大车,可以让给你三百四十辆,凑足五百辆大车想来够用。只是人手……一时间确是抽调不出太多来。这件事,怕还要小乙你自己解决。”

我若能解决,还用得着来找你?

玉尹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沉吟片刻后道:“李公,你前次曾说过,把开封府大牢中的囚犯交与我……我也知道,而今李公手中无可用之人,不如把那些贼囚与我,让他们去做些苦力。另外,我入城时,见昨日东华门禁军无事可做,何不调拨与末将。那些人在城中是个隐患,便随我前去牟驼岗,末将也能代为看护。”

李纲一怔,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小乙说的,可是昨夜在东华门值守,侍卫亲军步军司指挥使马皋部曲?”

“正是……”

“非是我不信小乙,实在是……那马皋部曲,近四千人之众。

小乙虽也是指挥使,可手中可用兵马,也不过千二之数,一旦调拨过去,岂不是……不过,你那里也确是需要人手。

两部兵马,我只能与你两部兵马,再多了也无法与你。便持了令箭前去,点齐人手之后,便尽快赶回去做事。至于你说的开封府囚徒一事……还要烦劳汝霖辛苦一趟,去开封府把那些贼囚提出来,一并交由小乙带回,不知小乙,意下如何?”

玉尹知道,李纲这已经是竭尽所能。

当下也不客气,便插手领命。

李纲也确实是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和玉尹继续交谈。

事情安排妥当后,便让宗泽和玉尹一同离去。

“老大人,怎也在这里?”

宗泽笑了笑,“今日城中繁忙,官家也无心召见奏对。

幸得御史大夫陈过庭举荐,黄侍郎也是多次为我美言,伯纪便让我暂留兵部,协助他进行布置。待过几日局势稍显稳定,官家自会召见……呵呵,说起来也要亏得小乙,若非昨日和小乙救下太子,似兵部大堂这等重地,自家进来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