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95章 竟是故人来(第2/3页)

宣和七年时,玉尹和罗四六罗德父子尚有联络。

但随着后来他前往杭州,两边的联系便明显减少……后来局势紧张。更再无消息。

乍听刘子羽提起罗一刀父子,玉尹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四六叔和大郎,还好吗?”

那激动,绝不是伪装出来。

这也说明,玉尹是个有情义的好汉。

玉尹叹息道:“去年初,我与大郎尚有联系。

可后来因我除应奉局都监。南下杭州,便少了联络。后来局势紧张,虏贼南下,便再无消息。年中时,我曾派人前往太原,却听说四六叔和大郎,已去了他处。”

刘子羽闻听,哈哈大笑。

“非是去了他处,而是高升了!”

“哦?”

“罗大郎而今可了不得,已做了广信军判官,风光得紧呢。”

广信军判官?

这还真的是出乎玉尹的意料之外。

他倒是听说过,罗德在太原时,颇得祁州团练使季霆所重,混的风生水起。怎地这一眨眼功夫,又成了广信军判官?这广信军判官,是广信军节度使僚佐,协助节度使处理公务,可谓是节度使之下的重要人物。不过这个官职,大多不由朝廷委派,而是经本使,也就是节度使任命。品阶虽不是很高,确是个道地实权派。

“大郎怎做了判官?”

“说起来,确是他跟对了人。”

“哦?”

“当初我便邀请过大郎,想要他来真定做事。

哪知道他死活不肯,要留在太原照顾他阿爹。也正因为这原因,他得了季团练看重,为季团练身边主簿。这两年来,大郎倒是做的颇为出色,今春虏贼退兵,季团练因守城有功,更在杀熊岭阻击阻击虏贼大获全胜,三月时迁广信军节度使。

他从太原只带了罗大郎过去,你说这罗大郎焉能不受重用?”

原来如此!

玉尹恍然大悟,忍不住又问道:“那四六叔而今也去了广信军?”

“呃,罗家叔父在去年初,便被开释,一直住在太原。如今罗大郎去了广信军,他自然也会跟随。”

怪不得!

玉尹忍不住轻轻摇头。

既然罗德被季霆重视,罗一刀自然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记得上次高宠说过,在罗德家中和罗一刀吃饭。算算时间,罗一刀当时应该还在牢中,怎会在家里招待高宠?当时玉尹并不在意,现在想来,只怕那时候,罗一刀已经得了自由。有季霆帮忙,太原府也不会真的为难罗一刀。虽说开封府判了罗一刀流放,但天高皇帝远,在太原那一亩三分地上。给予方便却也不难……听得昔日旧友过得好,玉尹当然也很高兴。

不过他这次来河间府,主要是拜会黄潜善,所以这话题很自然,便转移到了而今局势。

听黄潜善说,这河间府治下,还有一位玉尹的旧友。当初在杭州曾给予玉尹许多帮助的关胜。如今关胜为青州钤辖,驻守于乾宁镇,也算是一处极关键的所在。

乾宁镇与沧州隔大河而望。不但是河间府东面屏障,更兼有支援沧州之责。

“沧州而今,局势甚乱。

当初杜子美在沧州大开杀戒。几乎将沧州燕云汉人逼反。

仲偃公这次过去,处境也颇为不妙。据说沧州不少盗匪,都已归降了虏贼。如今在沧州是肆无忌惮,若非关胜几次渡河相助,恐怕连仲偃公也要被逼出沧州府。

仲偃公已经几次向我恳请,要我调派兵马渡河。

可惜我手中确是无人,彦修虽善战,却抽不出身来,也只好让关胜尽力照拂。”

黄潜善,手中无人可用!

堂堂河北兵马副元帅。居然落得个无人可用的地步,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副帅何不向元帅府抽调人手?”

“怎地没有抽调?”

黄潜善苦笑道:“只是那相州杜充不肯使力,不久前派了个聂昌过来,却在沧州胡作非为。仲偃公无奈之下。把那聂昌赶回相州,为此还恶了杜充,怎可能再派人过来?”

玉尹知道,那杜充是个坚定的投降派。

这厮在历史上几乎没做什么好事,先是沧州挑起民乱,后来在相州为阻止金兵。竟掘开了黄河大堤。结果确是,虏贼没能拦住,却造成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被迫离开家园。后世曾有学者判断,黄河自北宋之后数次改道,与杜充决堤有莫大关系。

再后来,宗泽守卫东京,不肯南下。

但宗泽死后,杜充接手,便立刻驱散了宗泽聚集的绿林豪杰,带着人南下金陵,把开封拱手相让。

这厮,是个不留名的奸贼。

与北宋而言,甚至比秦桧之流,更加无耻。

慢着,八字军?

玉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便问道:“副帅可听说过王彦此人?”

“王彦?”

黄潜善蹙眉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说的,可是永定军都统制王子才?”

“啊……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

我只知道,此人在虏贼南下时,曾于中山抗击虏贼,颇有才干。至于现在何处?却不太清楚。”

“若是在中山抗击虏贼,那便是王子才。

此人说起来也是家学渊源,受父命前往京师,曾隶弓马子弟所,经太上道君亲试,授清河尉。后来加入泾原军,为种公部曲。虏贼南下时,他为赵州兵马使,在中山抵御虏贼,颇有功勋。今年三月,授平定军都统制,便隶属于真定府所辖。”

弓马子弟所,为枢密院所属,专门负责招收青年教习,选拔人才。

听玉尹提起王彦,黄潜善也不禁怦然心动。

“说起来,这王子才也确是个人才。

如今真定局势相对稳定,让他留守平定军,确是委屈了……郎君荐的好,我这就着人与范宣抚商议,将王子才调派过来。不过,单凭王子才一人,还是有些薄弱。”

是啊,偌大一个河间府,可用之人竟如此稀少。

更不要说,黄潜善还要兼顾沧州局势,手中的确是人才匮乏。

玉尹歪着头想了想,突然问道:“副帅,单州可为副帅治下?”

“单州?”

黄潜善想了想,“正是我治下所在。”

“呵呵,既然如此,副帅这是骑着马找马啊。”

“哦?此话怎讲?”

玉尹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荐一人,可独挡一面。

单州团练使韩世忠,却不知副帅是否听说过此人名号?副帅手中无人,可是这韩世忠却足以万人敌,何不让他前来效命?”

玉尹离京之前,曾让人打听过一些历史名人的状况。

岳飞,而今不知所踪。也不知道是在何处效力。吴玠现在他手下做事,而另一位南宋赫赫有名的名将韩世忠,则出任单州团练使之职。相对而言,这些个历史名将,都还处于蛰伏状态。韩世忠的情况好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黄潜善闻听,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