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98章 会盟木刀沟(一)(第2/3页)

其实最早把火器用于战争的,乃是华人。

北宋时期,火器发展极为兴旺。到了南宋时,霹雳炮等大量火器的出现。对女真和蒙古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随着崖山之难,宋朝灭亡后,蒙古人便抑制了火器的发展,并且对当时的火器工业,造成了巨大破坏。不过蒙古人虽然抑制了火器的发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果。

回回炮,便是蒙古人利用火器的一个例子。

到明代之后,遭受巨大破坏的火器重新获得重视,于是便有了火炮和火铳的出现。

只是到了清代……

玉尹对火器后来的发展,没什么兴趣。

他最关心的,还是陈规究竟把这火器,研制到了什么程度。

于是,他详细询问了陈规的实验,而陈规也滔滔不绝,颇有兴致的向玉尹讲解着他对火器的心得。

不知不觉,便到了晌午。

李逸风派人过来,说是在府中设宴,请玉尹前去。

玉尹意犹未尽,对陈规道:“元则,你方才说的那些构想,非常有趣。

记下来,慢慢研究。

若需要银两,便与我说……要工匠,我自会为你寻找。总之,一定要研究出来,说不得用不了太久,你研究的这些个小玩意儿,会派上大用场,甚至会令时局产生巨大变化。

不过,一定要保密,切不可走漏了风声。

这些小玩意儿看上去不起眼,可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对了,我记得距离这边二十里,有一个峪谷。我回头让衙内在那边设立一个营寨,就由你和凌统制负责。到时候我再派出一支人马,专门负责保护那边安全。”

陈规很兴奋,搓着手,连连点头。

玉尹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心知不能再谈下去。

这种事情,越说就越来劲儿。他而今的事情很多,可没有办法和陈规讨论太多……把营中事务,又交代了一遍。

玉尹便带着高宠,往肃宁县城走去。

“小乙他们回来了?”

“嗯,已经回来了……”高宠笑道:“不过,这些家伙和边军那几个人约好,说过些日子,要比试一番。平常小乙和雷子根本就不管操练,今天却跑去找晋卿请教,把晋卿吓了一跳。”

“岳飞那边几个人,也不简单。”

玉尹骑着马,和高宠并辔而行。

“让大郎和小乙他们,和那边多交流一下,终究是一桩好事。”

高宠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哥哥,我听晋卿说。那边军兵马使兵马虽不多,但是训练的颇有章法,似是个有本事的人。既然如此,何不把他纳入太子亲军呢?”

玉尹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我有晋卿足矣,五哥本事极好,却苦于没有机会施展。

留在边军。未尝不是一桩好事。他在这边更适合发展,把他纳入太子亲军,却从未想过。”

玉尹说的是心里话。

他可是从没有想过。要招揽岳飞。

岳飞的确是一员名将,虽说而今他还远远比不得历史上,组建出岳家军时那般强大。却已崭露出了才华。如果换一个人,玉尹说不得真会去招揽。但是岳飞,玉尹从没有往这方面考虑。一来,留在边军的确更适合岳飞;二来,玉尹也是担心岳飞那性子。这家伙忠君爱国不假,可是却没有一点政治头脑。说穿了,岳飞是个很纯粹的军人,便让他留在军中便是……太子亲军,说实话,有些复杂。

而且玉尹也害怕。岳飞的性子若入了太子亲军,会惹来许多麻烦。

要知道,他这太子亲军,要执行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吴玠是个很知道变通的人,而且和玉尹有陈桥之战的友谊。所以玉尹可以放心使用。

但是岳飞……

万一这家伙执拗起来,到时候该如何处置?

玉尹让他留在军中,也可以给予他更多的关照。

如果真让他到了自己麾下,很多时候,便不好出面……所以,玉尹没想过要招纳岳飞。

就算岳飞要投奔他。他也未必敢接纳。

不过不接纳岳飞,却不代表不可以和岳飞结下一段善缘。

进了肃宁县城,玉尹便直奔县衙而去。

李逸风已经准备好了酒宴,岳飞则带着徐庆和王贵二人,陪着李逸风在县衙外恭迎玉尹。

张宪,留在营中。

岳飞也是怕了!

虽说他和太子亲军已经和解,但王贵和徐庆是两个愣头青,万一再惹是非,弄不好便要牵累整个边军。而张宪出身官宦家庭,对于这人情世故,看得比王贵徐庆透彻。

再说了,张宪昨夜便没有在军中,今天轮也轮到他来值守。

玉尹大致上也能猜出这其中的缘由,不过这种事情,和他关系不大,他也懒得说破。

昨天那一场闹剧过后,倒是让双方的关系,变得亲近不少。

王贵自然不敢,也不会在玉尹面前闹事。

不管怎么说,玉尹是周侗的女婿,而王贵却得过周侗的指点。从这一点而言,玉尹更像是一个师兄,周侗的真传弟子。不管是出于对周侗的尊敬,还是对玉尹在开封之战时,所立下战功的敬佩,王贵这一次显得很安静,甚至有些小心翼翼。

至于徐庆,更好对付。

玉尹刚见过陈广不久,听闻玉尹见过陈广,徐庆又怎敢张狂?

“对了,昨天不是说云哥儿神力惊人,只是当时嫂嫂还没有安顿下来,不好打搅。

既然大家无事,何不让我见见嫂嫂和侄儿们?”

岳飞闻听,欣然应允。

他立刻把刘巧娘母子四人唤来,何春姑由于怀了身子,便没有出现。

刘巧娘,是个典型的乡下女子,生的颇有些秀气,但却难掩那股子朴质气息。

玉尹依稀记得,岳飞后来好像又娶了一个女子,似乎是东南那边的女子,记得是……姓李。

不过看岳飞而今和刘巧娘的模样,好像非常恩爱。

为什么后来又娶了李娃,却有些记不太清楚了。

哦,好像是说第二次开封之围时,汤阴遭遇兵祸。岳飞当时在军中,刘巧娘则带着孩子,留在汤阴照顾岳飞的老娘,姚老夫人。兵祸发生时,刘巧娘和家人失散。

后来岳飞几经周折,找到了姚老夫人和三个孩子,可是刘巧娘却音讯全无。

无奈之下,岳飞后来又续弦娶了李娃。

岳云,年方八岁,生的虎头虎脑,看上去比同龄孩子要高一些。

岳安娘确是个极秀气的女子,继承了刘巧娘的基因,想来长大了,也是个美人胚子。

至于那位说岳全传里,扫北兵马大元帅的岳雷岳二公子。而今还在襁褓之中,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玉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岳云身上,感觉着颇有些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