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421章 血色桑干河(第2/3页)

没想到这厮竟然是个文武双全的家伙,这大宋果然是藏龙卧虎,竟然有这般人物存在……只是宗翰却忘记了。他身后还有狄雷追击。才跑出两步,狄雷便到了他跟前。

人借马势,马借人威,狄雷铁锏当头砸下,宗翰再想要封挡,却已经来不及了!

就听啪的一声闷响,宗翰的脑袋,好像被砸烂的西瓜一样,顿时脑浆迸裂。

玉尹只阻拦了宗翰一回,便没有继续追击。

眼见宗翰被杀,他这心里面,却陡然间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空虚感受。

宗翰死了?

玉尹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这时候,狄雷已上前把宗翰的人头砍下来,刚要递给玉尹,却见玉尹拨转马头……“狄雷,庞万春,今日不收俘虏,格杀勿论!”

狄雷和庞万春先是一怔,旋即齐声应诺,转身复又杀入敌阵。

身后,喊杀声不断,可是在玉尹听来,却显得有些虚幻,有些不太真实……宗翰死了,宗望死了,萧庆死了。还有蒲察石家奴,还有此前的大挞不野、完颜赛里、高庆裔……等等。这些,应该都是女真的精锐所在吧,如今都已经死绝了!

靖康,还会有吗?

玉尹却陷入了迷茫……

他说不清楚,更想不明白。

其实大宋国力不弱,却屡次被异族所败。

真的是那些个异族过于强大?如今看来,倒也未必。

在今日前,他曾想尽一切办法,要阻止靖康。可如今女真精锐尽失,却又觉得,这靖康非他可以阻止。女真没了,还有西辽,还有那个远在大漠,却不知道躲藏于何处的蒙古人。若大宋不能自强,早晚还是灭亡。没有了靖康,天晓得会不会还有其他灾难。

这时候,理应一鼓作气,横扫大漠。

就如同那盛世大唐一般,让万国来朝……可玉尹很清楚,这不太可能。

他可以肯定,今日这一战,应该是最后一战。赵桓决不可能允许他们继续北进,这是在根子上的问题,哪怕他杀掉所有的女真人,最后的结果,却可能还是一样。

赵桓,赵桓……

玉尹心中,突然一动。

若是赵桓死了,会是什么结果?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在他脑海中一闪即逝,旋即就没了踪影。

赵桓而今才二十七岁,怎可能死掉?

只希望他能维持住而今这个局面,将来若赵谌登基,说不得大宋还有几分希望。

嗯,便是如此……

战斗,已经结束。

三百四十三名合扎无一人逃脱,尽数战死。

玉尹也不客气。命人把这些女真侍卫全部砍了脑袋,准备送往开封请功。

他带着庞万春狄雷,返回逐鹿山。

此时,天已经大亮,逐鹿山下的战斗,也已经结束。

此战,宋军俘虏金兵约三千人。斩杀两千余人,其余皆逃匿无踪。可以说,经过这一战之后。女真在蔚州的力量被彻底拔除……不对,还有鸡鸣山的金兵!那鸡鸣山统兵的主帅,是已经成了废人的金兀术。但玉尹却不敢小觑了这个家伙。历史上正是这个金兀术,给大宋带来了巨大灾难。哪怕他成了废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玉尹在收整兵马之后,立刻下令,命吴玠为主帅,庞万春、杨再兴、张玘、傅选四人为副将,率八千精兵,奔袭鸡鸣山。从逐鹿山到鸡鸣山,大约一天的路程。

不过。由于夺取了定安县城,俘获了大批战马。

如此一来,也使得宋军有了代步工具,杨再兴和庞万春两人为先锋,率三千骑军先行出发。随后。吴玠三人率五千兵马跟进,朝着鸡鸣山方向,马不停蹄赶去。

“记住,我不要俘虏!”

在吴玠出发之前,玉尹沉声道:“尤其是那个完颜宗弼,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虽然不明白玉尹为什么对完颜宗弼如此上心,可他既然下了命令,吴玠便牢记在心中。

吴玠等人领兵离去之后,玉尹便准备返回松子口。

可是,没等他赶到松子口,就见陈规领着孙海罗德高尧卿等人,从松子口赶来汇合。

“小种相公有命,令郎君即刻返回析津。”

“哦?”

玉尹愣了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这一战,应该是打赢了!

作为燕山府统帅,河北东路安抚制置使的种师中,想必也有些担心,担心玉尹不顾一切,继续和女真开战。要知道,蔚州一战,大宋大获全胜。可燕山府而今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赵桓也好,朝中大臣也罢,都不可能允许种师中再立战功。

这功劳已经够大了!

大到了连种师中,都感到恐惧的地步。

只是种师中没想到,玉尹还是提前一步,命吴玠率部夺取鸡鸣山。

玉尹不清楚鸡鸣山的战略地位,他只是想要干掉金兀术,并无其他想法。但种师中却很清楚,鸡鸣山对女真人的重要意义。一俟宋军夺取鸡鸣山,势必要切断中京与西京的联系。到时候西京大同就可能成为一支孤军,完颜吴乞买决不可能,坐视西京大同丢失……那样一来,战事恐怕还要继续。

而种师中把这场大战打到现在这种地步,已经提心吊胆,实在不敢,也不愿意继续攻击。

“桑干河那边,战况如何?”

陈规连忙道:“桑干河战事已经结束,岳飞牛皋两人大败虏贼,俘虏几近五千人。”

五千人?

玉尹听到这个数字,眉头不由得微微一蹙。

若加上逐鹿山俘虏的金兵,加起来几近八千,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可不知为何,玉尹却没有任何喜悦之情。

宋金议和,即将开启。

这八千俘虏……

那大宋朝官员是怎样一种尿性?早在开封之战结束后,玉尹便心知肚明,甚至有些厌恶。

“孙海!”

“小底在。”

玉尹突然把孙海叫过来,看着他沉声道:“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托付于你。”

孙海一怔,愕然问道:“敢问郎君,有何吩咐?”

玉尹朝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而今我手中有俘虏近八千人,可我却不想收留他们。

我知道,此事听上去颇有些困难。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为我分忧呢?”

这话说的非常隐晦,但孙海已经明白了玉尹的意思。

玉尹不想收留俘虏,绝不代表着他要把那些俘虏释放。据孙海对玉尹的了解,这家伙对女真人可谓是恨之入骨。至于原因?孙海也不是非常清楚,从玉尹开创大宋时代周刊,便一直对女真人加以提防。

花塔子铺惨案,如今是众说纷纭。

各种说法都有,但却没有人把这件事,和玉尹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