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0章 北广武君(第2/4页)

在路过胡亥的小帐时,刘阚意外的看到,赵高正从里面出来。

按道理说,赵高曾是胡亥地老师,两人平日里走的就比较近,出入胡亥的营帐,也没什么奇怪。

可赵高见到刘阚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朝着刘阚点了点头。还笑了一下。

这多多少少让刘阚觉得奇怪了!

要知道。自从苎罗山之后,赵高见到刘阚。就没有给过好脸色。有的时候,虽然是笑脸相迎,但话里话外那股子阴阳怪气的口吻,总是让刘阚很不舒服。可这一次,赵高笑得很灿烂。

甚至,灿烂地让刘阚毛骨悚然。

这家伙笑得有古怪!

这是刘阚本能的第一个念头……赵高很客气的上前来,和刘阚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走了。“信,你有没有觉得古怪?”

刘阚忍不住轻声的问刘信。这内营之中,除了刘信之外,刘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哪怕是哈无良、百里术,表面上看去对他非常友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心里话,却不能说。

刘信虽然傻,但胜在很持重。

和他说过地话,绝不会传出去……

原本并不指望着刘信会给出回答。哪知这一次,刘信却开口了,“二叔,有古怪!”

“哦?”

“我是说,那个人有古怪!”

再去问他,刘信就不再开口了。其实就算他开口,估计也是乱七八糟。不过刘阚却多了小心。

若只是他觉得古怪,也许还不算什么。

似刘信这种憨人,或许反应不快,可直觉却非常的敏锐。

刘阚眉头一蹙,看着赵高的背影在小营拐角处消失,心里不免多出了几分小心,轻轻点头。

“信,这两日……你多留些神。

不许和别人说今日的话,你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刘阚瓮声答应,刘阚仍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两句,然后看了看胡亥的小营,这才继续巡逻去了。

芝罘山祭祀结束之后,始皇帝继续巡狩。

而赵高的行符玺事自从被罢了之后,始皇帝一直也没有宣布,由什么人来担当行符玺事的权力。符玺看样子,都被始皇帝一人掌控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权利,始皇帝选择了相信自己。

车仗继续行进。一路经莱山、夜邑(今山东掖县),穿临淄郡,在博昌县渡过了济水。

至此,始皇帝巡狩东方地目地,已经基本达成。

在渡过济水。抵达著县(今山东济阳县)之后,始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宣布中止巡狩。回转咸阳。

由著县启程,自平原津顺大河而走,直奔三川郡,回转咸阳宫。

当刘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感一阵莫名地轻松。不再巡狩了吗?说实话,如果始皇帝继续北巡的话,刘阚可真地就要小心了。因为在北巡地路线上,有一个很让他感觉忌讳的地名。

沙丘宫!

继续北巡,肯定会经过沙丘宫。

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生何等赫赫武功?可到了最后。却饿死沙丘宫,死不瞑目。那可不是什么好去处。不仅仅是赵武灵王!历史上,始皇帝好像也就是在巡狩途中,病死沙丘。

现在,始皇帝不去沙丘了?

岂不是说,始皇帝不会死……或者是下一次巡狩,路过沙丘时才会死?

至于下一次始皇帝何时巡狩。已经不再是刘阚所要考虑的事情了。一方面为大秦而感到庆幸,可是在庆幸之后,刘阚又生出了一种深深地不安。始皇帝不死,岂不是说自己就有危险了?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即希望这位千古一帝能长命百岁,另一方面却要为自己的性命而担忧。

怀着这种很矛盾的心情。刘阚参加了始皇帝在著县所举办的酒宴。酒宴的名目,自然是为此次巡狩的成功而庆贺。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也可以认为,这是一次咸阳权利更迭的前兆。

酒宴上,始皇帝正式下诏:上卿蒙毅,将出任御史大夫之职。

此诏一出,与宴的官员倒也没有太多惊奇。毕竟以始皇帝对蒙毅的宠信,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也无甚不妥。甚至有许多人觉着,蒙毅出任御史大夫是天经地义地事情。无需太惊奇。

这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

品秩上虽然是银印青绶,但权力却丝毫不弱于金印紫绶的官员。

刘阚是坐在最末端的位子上。却清楚的看到,丞相李斯的脸色,在刹那间变得十分难看。

仔细一想,似乎也可以理解。

御史大夫类似于副丞相的位子,也就是说,虽则在品秩上,李斯比蒙毅要高一个级别,但是权力上,却是持平。李斯这个左丞相当得很窝囊,王绾退后,始皇帝就开始着手削弱相权。

所以李斯得了左丞相的位子,可权力却不似以前王绾在时那样大。

更何况始皇帝将相位两分,设左右丞相相互牵制,李斯手上地权力,本来就所剩不太多了。

如今,蒙毅接掌御史大夫之位,也就说明,李斯手中原本就不多的权力,将要在划出去一部分。这对于热衷权势的李斯而言,无异于是五雷轰顶。早先,他手中的权力虽不多,可至少还掌控廷尉。可御史大夫,将直接掌控廷尉,也就是说,李斯手中最具权力的机关,被划出……

他脸色难看,倒也属于正常。

而在刘阚来说呢?

始皇帝任命蒙毅为御史大夫,也是在为扶苏继位开路。谁都知道,二蒙和扶苏走地非常近。

如今,蒙恬为上将军,掌控大秦最为精锐的戍卫军。

蒙毅再为御史大夫,文武两系,等同于尽入大公子扶苏之手。而李斯,已经老了!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对权力更加热衷,却不再适合于大公子扶苏的朝廷。始皇帝,要为日后做打算。

不免为李斯感到难过!

这位现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早年只是一个楚国小吏。又随荀子学帝王之术,而后入秦。

从一开始吕不韦手下不起眼的门客,到后来辅佐始皇,灭诸侯,成帝业,可说是尽心尽力。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始皇帝下令驱逐六国客卿。又是李斯以一篇闻名后世地《谏逐客书》,让始皇帝改变了主意,不久升任为廷尉,为始皇帝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功勋。

在后世。对李斯褒贬不

但当刘阚真真正正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时候,却已能够理解李斯的仓鼠哲学。

只是,他不识进退。不懂得放手。古稀之年而对权势依旧如此热衷,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在这一点上,刘阚觉得,李斯甚至比不上他地儿子李由。

不由得在心中暗叹了一声,刘阚端起酒杯,正准备饮下地时候,却听到始皇帝洪声道:“郎中刘阚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