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平原津(三)(第3/3页)

到时候,诏令出不得咸阳。

甚至还有可能会令各地官员起兵进军咸阳。总之一句话,没有玉玺,李斯一样是无能为力。”

“那小贱人,会去何处?”

嬴婴突然恶狠狠的看着李斯说:“丞相,咱们现在是拴在一起地蚂蚱。谁也脱身不得。你刚才随我一同调动中尉军,已经有很多人看在眼里。若是我和府令出事,你也一样活不成啊。”

“婴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斯顿时变了脸色。他是害怕死,可是却容不得嬴婴一个晚辈在这里威胁他。他可以投靠胡亥,却不代表着,嬴婴能在他面前放肆。好歹为官多年,也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这股子威严却是有地。李斯这一翻脸,那股官威顿时油然而生,嬴婴还想再说,却被赵高拦住。

“丞相何必动怒,婴公子也是一时心急嘛……

不过婴公子地话倒也没说错。这件事若不得妥善解决,你我都不得好死啊。到时候,连带着您地家人……就算我们不说什么,其他人会怎么想。如今之计,你我三人需同舟共济才是。”

见李斯表情松动,赵高连忙趁热打铁。

“这老秦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丞相足智多谋,是咱老秦的栋梁之才。陛下若无丞相,怕也难有今日之成就。

小公主跑了。咱们必须要想个法子挽回。如今正是丞相立功之时,待陛下他日登基,丞相可居首功。到时候,封侯拜相也是易如反掌。说不得陛下一高兴,还能给丞相一个王做做呢。”

若说李斯之前投靠胡亥,是迫于赵高地威逼。

经过这一阵子的考虑,他的想法已生出了一些改变……

没错,扶苏若登基的话,他李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算今日之事不被追究。也难逃致仕的命运。

毕竟他年纪大了!

而扶苏身边。文有蒙毅,武有蒙恬刘阚。

朝中大臣。多与扶苏亲近。他日渐老去,如何能与那些少壮争风?反倒是胡亥年幼,什么都不懂,在朝中更无根基。赵高精通刑律不假,却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嬴婴……更不足为虑。

若自己投靠了胡亥,到时候胡亥想要坐稳江山,就只能依靠他李斯了!

赵高的那番话,固然有吹捧地意思。可仔细想想,封王拜相,手握大权,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心思一旦活泛起来,李斯可就动摇了。

“小公主此去,必然会投大公子扶苏。

大公子在北疆五载,军中颇有威望,又有蒙恬为助手,势力极为强横。若他得了玉玺,就能名正言顺的出兵咸阳。到时候,你我等人,都将成为乱臣贼子……所以,陛下若登基,就必须从大公子手中夺取玉玺。”“恩,你我想到了一处,只是这五原是大公子的地盘,陛下如今突然驾崩,咱们没有玉玺,也不好昭告天下,明目张胆的阻截小公主他们。如果等小公主他们见到大公子,怕就晚了。”

耍阴谋诡计,赵高不比李斯差。

可这牵扯到军国大事,他一个宦官,还真就有点想不清楚。

李斯在原地徘徊,绕了几个***之后,突然一拍手,“有了!”

“丞相,计将安出?”

李斯把赵高嬴婴拉到了一起,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一番说较,让赵高两人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嬴婴轻声道:“丞相,这个人能说动吗?”

“此人野心勃勃,对蒙恬素有不满。只是因大公子在,他不便和蒙恬发作。不过心里面,怕是连大公子都恨上了。想他也是名门之后,比之蒙恬还要高一等,如今却屈居蒙恬之下……

此时只需陛下派一口舌伶俐的心腹之人,许以重利,他必然投靠。

只要他愿意出手,则大事可定。就算是小公主到了五原,不过是把玉玺转个手,送回来而已。”

“不愧是我大秦丞相啊……”

赵高抚掌而赞:“陛下不用丞相,实在是可惜了。依老奴看来,那右丞相冯去疾,不及丞相多矣。李斯一抿嘴,傲然一笑。

但旋即,他收起笑容,轻声道:“不过如此一来,陛下可不能立刻回转咸阳。当务之急,是要隐瞒陛下的死讯,安定人心。以我之见,可以请陛下过河北狩。找一人坐于车仗中,对外只说是陛下身体有恙,不宜见人。如此一来,则能继续隐瞒;就算小公主对外通报陛下死讯,车仗所到之处,小公主的谣言就不攻自破……只是,如何让陛下北狩,还需府令费心。”

赵高点了点头,“这倒也不难,老奴自会劝说陛下。

只是这一路上,却要丞相你多费心思。老奴会配合丞相,这外面的事情,就全托付给丞相了。”

李斯微笑着点头应下。

但他却未发现,在赵高转过身子地一刹那,三角眼中流露出一抹阴冷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