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九原(二)(第2/3页)

这也是一个从辅君到主君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蒙恬,他向扶苏称臣,也就表明,北疆兵马,任由扶苏调动。

扶苏双手握拳,闭目沉吟片刻之后,一咬牙。“贼子大逆不道,我决意为父报仇,尽起北疆兵马。

事不宜迟,此时当由蒙将军你来主持。

立刻持我符印,派人前往北广武城,请东陵侯召平前来;上将军当尽快动身,前往肤施督点兵马,命涉间在阳周出兵,十日之内。前锋人马必须占领衙关。打开通往内史郡地门户。”

刘阚在一旁聆听,不由得暗自点头。

扶苏果然是历练出来了……

这一连串地命令。井然有序。北疆兵马,乃百战之师,可谓是大秦精锐。如果真地展开攻击,天下间少有人能够抵挡。蒙恬,更是绝世名将,兵法出众。由他来督导兵马,最为合适。

而把召平调来,以其稳重个性,可令辎重粮草不绝。

北疆之地,除蒙恬之外,就是以王离召平两人威望最高。有召平出镇九原,一方面可稳固后方,另一方面则可抵御异族蠢动。召平冲劲不足,守成有余,倒是一个非常合适地人选。

扶苏下令之后,轻抚额头。

“刘君侯,你这一路上辛苦,暂且好生歇息。

恩,就留在这上将军府里,待大军行动时,还需要君侯出马,为父皇报仇雪恨,剿灭贼子。”

说罢,扶苏静静看着刘阚。

一刹那间,刘阚甚至生出了一种古怪的感觉,这位大公子的身上,已具有了始皇帝的气度。

当下插手行礼,“臣听候大公子调遣。”

说完,他躬身退出了书房,在台阶上长出了一口气。

扶苏不会死了!

大秦有这位大公子在,想必不会再如历史上那般,被一群乌合之众推翻了吧。自己虽然没能够保住始皇帝的性命,但却改变了原有的历史。真的变了,多年来的忧虑,似在刹那间消失无踪。

扶苏虽然精明,终究比不上嬴政。

刘巨地事情……呵呵,随便编造出一个由头就是。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干掉那个张良才行。

“信,去洗一洗,好好休息一下吧。”

刘阚看到在长廊飞檐下蹲坐着的刘信,走过去揉着他的脑袋,轻声地劝说道。

这小家伙,真真个是情根深种了。

三川河渡口,眼见赢果乘坐车子被撞翻,这小家伙好像疯了一样,根本不顾自己的安慰,拼着被对方长矛刺伤的危险,生生托起了车子。赢果这一病,也让刘信变成了活脱脱的守护神。

不吃不睡,整天的守护着。

才多长时间,原本肉乎乎的脸蛋儿。以瘦削下去。颌下,更生出了青幽幽的胡子茬

刘信抬起了头,瓮声瓮气道:“二叔,我不累!”

“屁话,你已经多久没好好休息了?”刘阚不由得怒了,一把揪起刘信来。“二叔知道你的心思,可是……好吧,别的不说,难不成你想等小公主醒来,就看见你这副邋遢地模样?”

“我……”

“听话,去洗洗,吃点东西,好好睡一觉。医生不也说过了吗?小公主没有大碍,休息一下自然能够恢复过来。你在这里守着。反而会影响小公主地休息……听话,跟我下去休息吧。”

刘信歪着脑袋,片刻后一呲牙。笑了。

他点点头,“恩,我肚子饿了!”

废话,能不饿嘛?刘信的食量本来就惊人,这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又怎可能不感到饥饿?

就这样,刘阚带着刘信下去吃饭休息了。

书房窗口旁,扶苏看着这叔侄的背影,忍不住一笑。“上将军,怎地这老刘家,尽出此等熊虎之士?前时我听蒙疾说,刘君侯的哥哥,比他还要惊人,而且武力超群,有楼仓巨熊之称。”

蒙恬走到了扶苏身旁,笑着点点头。

“臣也着人打听过一些老刘家的往事……刘君侯的祖上刘悚,也是熊虎之士。想想倒也有道理。武王偏爱熊虎之士,能为武王骑将之人,岂能是善与之辈?不过当时有乌获孟贲之流,显不出他地名声。不过以我之见,如今这刘家三熊,怕是比当年武王座下之力士不遑多让。”

“有此猛将,实乃我大秦之福啊!”

扶苏说罢,转过身来,“上将军。出兵之时就拜托你了。这件事情当越快越好。莫要让那贼子得了喘息之机……这样吧,我调蒙疾他们过来。随我为后军。待上将军起兵,我等随后出发。”

蒙恬点点头,“甚好!”

他轻舒猿臂,看着摆放在书房中的沙盘,突然苦涩一笑,“没想到,陛下会走地如此突然。”

扶苏,默然无语……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孙子兵法开篇即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大军一动,诸般事情就接踵而来。钱粮耗费,更格外惊人。想当初,蒙恬在河南地发动决战,表面上是只动用了几十万人马。可实际上呢,各地调动的人员,高达百万之巨;再如南疆战事,任嚣统兵诈称五十万,实际兵马不过二三十万。仆从徭役,却比兵马人数更多。

扶苏和蒙恬,都是知兵的人。

深知这兵马一起,会有更多的事情出现。未雨绸缪,是为大将者必备的功课。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者胜,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者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不管是扶苏,还是蒙恬,都熟读兵法。

孙子十三篇倒背如流,滚瓜烂熟。这兵者大事,表面上看去简单,可内地里的计算,却非常繁琐。

两人甚至连晌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一直到天黑,才算整理出了一个章程。

蒙恬会在第二天出发,前往肤施督导兵马。

而扶苏也有些疲惫,于是起身告辞。

他的府邸,距离蒙恬地住所隔了一条街。出上将军府时,扶苏感到有些疲惫,同时饥肠辘辘。

在府门外下车,他径自到了书房里。

有家人为他捧来温水,湿了湿脸,感觉精神好了很多。

下人们已准备好了饭菜,端到扶苏的面前。别看扶苏生于锦衣玉食地皇家之中,生活习惯却受父亲嬴政地影响,很简朴,不甚奢华。想当初,嬴政对六国用兵时,内府缩减开支。

一餐不过一鼎黄羊汤,一釜方肉,几张面饼而已。

扶苏也是这种习惯!

即便是远离咸阳,天高皇帝远的,一样保持着简朴地生活习惯。饭菜也是一汤、一肉、一张饼。

他把面饼掰开,泡进了黄羊汤中,又加了一把葱花,然后端起方肉,一口食尽。

正准备把羊汤泡饼吃下,突然听家人禀报:“裨将军王离在府外求见,说是有要事和大公子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