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将行(第3/3页)

待乌氏倮简单的介绍之后,盖聂大惊失色……

生于榆次,他自然知道匈奴人的厉害,更清楚那左贤王、左谷蠡王在匈奴,是何等的地位。

居然都死在了这后生的手中?

还有他喜欢的燕酒……再加上刘阚之前所显露地武艺。盖聂只能摇头苦笑:这年轻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他所立下的功业,任何一件拿出来,怕都是寻常人一辈子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骊丘在门口听完。更是满脸的倾慕之色。

看年纪,这位北广武君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可是人家已经位列关内侯,而自己呢?却一事无成!

盖聂起身。深施一礼。

“竟不知是北广武君当面,盖聂先前多有得罪,还请君侯见谅。”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我等现在是大秦的罪人,聂先生无需太过在意我们的身份。”自扶苏死后,刘阚在不知不觉中,已流露出一种上位者的风范。即便是自嘲时,也丝毫不丢气势。

“刚才乌氏君已经把情况说明了!”

刘阚道:“陛下被害,大公子身亡。此正值我大秦死生存亡之秋。小公子倒行逆施,定然会引发出大难。而我如今,诸事缠身,实分身乏术。我需尽快回转楼仓,将家小引入蜀郡之地。

同时乌氏君也已经和蜀郡清老之孙女联系上,准备将小公主先送往蜀郡中安置。

若我猜测不错,中原烽烟将起……小公主实不适宜跟随在我身畔。她是先帝如今唯一的血脉,我等需好生照顾。若有个意外,我等将万死莫赎其罪。蜀郡地处西南。易守难攻。巴家和我关系非同一般,将小公主安置于蜀郡,也是最妥当地安排。蒙疾蒙克,你们以为如何?”

蒙疾点点头,“君侯所言,乃老成之语,我等没有异议。”

“甚好,所以我想请蒙克和信两人,带小公主入蜀郡。投奔巴曼。克军侯。入蜀郡之后,你需尽快谋划。配合巴曼兄妹夺取蜀郡大权。我好友唐厉,如今正在蜀郡,乃多谋之士,克军侯可与之多多商议……这两年,我听闻巴曼已攻夺邛都,打开了滇贵门户,正可发展。

克军侯过去之后,可代我转告巴曼。

封锁江阳、葭萌关两处门户。若有机会夺取阆中,则伺机而动。不可取,则不必勉强。另外,江水通路,必须要保证畅通。我回转楼仓之后,会尽快迁移,以争取和你们在蜀郡汇合。”

蒙克点头道:“君侯放心,克定不辱使命。”

“乌氏君已安排妥当,我会在三日之后,随一支商队出函谷关,回转楼仓。

疾军侯、屠屠和李成随我同行。希望时间还来得及,我们必须要在赵高行动前,完成转移。”

刘阚轻描淡写地,淡化了胡亥的位置。实际上,他也是在用这样地一种方式,淡化嬴氏的王权。大秦现在是赵高这样的逆臣做主。

将来我清君侧,正好可以正名!

在这一点上,包括李成蒙克在内的人,都未曾听出玄机。反倒是乌氏倮,有些怪异的看了刘阚一眼。

“其实,如果中原真的乱起来,我倒不甚担心。

我所担心的,是九原郡……想当年,我们耗费无数钱粮军马,上将军大公子费尽心思,才夺取了河南地。若中原混乱,北疆军马势必会出击。到时候,河南地兵力空虚,月氏人、东胡人……河南地的重要性,无需我赘言。那是我大秦北疆门户。若被占居的话,则我门户大开。

月氏人也好,东胡人也罢,还有那狼子野心,非我族类地匈奴人……

一旦他们占据了九原郡,等同于在河南开辟了一座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到时候云中、太原、雁门、上郡都将面对着异族人的攻击。圣人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言所说,乃为楚人。然则今非昔比,六国一统,天下一家。然则胡人终非善类,不可同日而语。

我大秦强盛时,月氏也好,东胡也罢,不敢正视我疆土。

然则内乱一起……焉知胡狼不贪?故而,河南地不可失,失则必酿成我中原之惨事,诸公以为然?”

刘阚这番话,若同前瞻。

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当大秦灭亡,中原混战之时,匈奴人重新占领了河南地,对后来的西汉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即便是当时拥有百万雄师的汉高祖刘邦,也在白登之围中险些丧命。

此后和亲一发不可收拾,也就正式确立了后世屡屡遭受异族欺凌的命运。

若大秦尚在,安叫胡马南渡?

刘阚算不得一个很激烈的民族主义者。但他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汉人优越感。虽然说这时还没有汉人之说,可老秦风骨若在,岂能怕那区区胡蛮?和亲?狗屎!让他们来和亲还差不多吧。

在座众人,都沉默不语。

刘阚地这番话,着实让他们内心狂跳。

真的会出现刘阚所说的那种灾难吗?谁也不希望战乱再起,可看如今的情况,却也不好说啊。

盖聂最先忍耐不住,“君侯,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此事,需乌氏君协助方可!”

乌氏倮半眯着眼睛,圆乎乎的胖脸依旧带着笑容,却让人无法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广武君说来听听?”

“九原地广人稀,然则土地肥美,可牧马河南,也能谷粟满仓。如今,王离初定河南地,正需人前往安抚。若乌氏君能前往,王离岂不欢迎?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知乌氏君何如?”

乌氏倮,抚着他那肥乎乎的下巴,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