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女真仓颉(第3/3页)

于是,天祚帝封耶律淳为都元帅,并命他招募兵士。魏王耶律淳招募宜州、锦州、显州、乾州等地饥民二万八千人,分置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等八营,名为“怨军”,取“报怨于女真”之意。另外又选燕、云、平等路禁军和募民兵数千人,也编入怨军,人数共达三万余人,屯驻在卫州英泰山。谁知没等与金军作战,怨军内部接连发生兵变。十一月,管押武勇军、太常少卿武朝彦目睹辽国政治的腐败,不愿再为辽国出力,遂密谋劫杀耶律淳,举兵反辽。他率军攻打耶律淳所在的中军,因为耶律淳早有防备,武朝彦失败后率二千余人逃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又发生了一场兵变。由于天气寒冷,士兵没有棉衣过冬,乾显大营和前锦营怨军抢劫乾州百姓的财物,耶律淳只好率兵前去镇压。

保大元年,东南路怨军将领董小丑因为征讨利州不利被处死,手下将领罗青汉、董仲孙等率军叛乱,攻打锦州。天祚帝派副都统耶律余睹、奚王回离保率兵平叛。

回离保,奚王忒邻之后。善于骑射,勇猛善战,曾任铁鹞军详稳,北女直详稳,兼知咸州路兵马事。

东南路怨军中有一位将领名叫郭药师,渤海铁州人,年少威武,容貌伟岸,沉稳果敢,许多怨军都愿意依附他。此时郭药师一见大军来攻,形势不妙,于是乘隙杀了罗青汉、董仲孙等人,接受招安。

因为怨军士气不振、军纪混乱,连连叛乱,将来还有可能制造事端,危害社稷,因此耶律余睹打算将参加叛乱的怨军全部杀掉。

耶律余睹对回离保说:“前年乾显大营和前锦营怨军发生叛乱,劫掠乾州;而今年东南路怨军全军皆叛,而攻锦州。倘若我军不来平叛,锦州城一旦被攻破,数万百姓就要身遭战乱之害。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叛于我大辽。现在不如乘其解甲之机,派一营士兵掩杀过去,全部杀光,以绝后患!”

但是回离保不同意,他说:“叛军之中也有忠义之士,在叛乱中被一时胁迫,无奈相从,岂能全部诛杀?”

耶律余睹说:“郭药师顾视无常,性情狡黠,将来必为辽国后患!”

回离保置之不理,从叛军中选出二千人编为四营,由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分别统领,剩下六千人分送各路为禁军。

郭药师等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也就是在此时,郭药师这种诡诈多变、反复无常的特点已初露端倪,而怨军及郭药师也确如耶律余睹所说,在以后成了辽国亡国的大患。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耶律淳率领怨军发兵到徽州东,想去重新抢回东京,此时只有完颜宗翰率一万金军驻守东京,完颜阿骨打急忙派完颜希尹、迪古乃率一万金兵前去助战,与耶律淳的怨军不期而遇。晚间,有赤色云霭红彤如火,自东方而起,往来纷乱,历久方散。每次金兵来攻,天上或白气经天,或白虹贯日,或天狗夜坠,或彗扫西南,赤气满空,只要天呈异象,辽兵就会大败。怨军们看了,都认为是凶兆。因此怨军斗志全无,未等交战,就溃不成军。金兵西进新州,节度使王从辅降金。继而成、都、卫等州,也纷纷献城来降。

徽州大败后,耶律淳带着手下的怨军士兵们退守到了显州的蒺藜山。

蒺藜山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怨军既可出兵攻打沈州和东京,又可以坚守此城,防止金兵进攻中京和上京。耶律淳决定死守蒺藜山,同金国最后一博。但是还没等耶律淳喘过气来,金兵已经兵临城下。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兵合一处,对蒺藜山发动了总攻,惊魂未定的怨军毫无斗志,纷纷仓惶逃命。

金兵乘势攻下显州,辽国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纷纷不战而降。

辽在边地州城多年储备的粮饷,都被金人掠获。

蒺藜山的失败,标志着辽国在辽东地区最后一道防线的彻底失守,从此以后,整个辽东地区已经成为金国的领土。

辽国一共有五京,分别为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五京分别控制不同的地域,上京临潢府管理契丹本部与属部;中京大定府管理奚族地区;东京辽阳府管理渤海女真;南京析津府与西京大同府管理燕云汉地。

辽国在上京建有皇宫,而在中京、东京、南京、西京分别建有行宫。

逃到中京的天祚帝在怨军作战失利、金兵一路斩关夺隘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地调动国内兵马,抗击金兵,而是偷着命令朝廷内库人员打点珠宝、珍玩五百多包,屯集骏马二千余匹,每天夜里都牵入飞龙厩饲喂,准备随时逃跑。

天祚帝作为堂堂的大国天子,私下竟然恬不知耻地对自己亲信说:“假如女直军真的来了,朕有这些日行三、五百里的宝马良驹,宋朝天子与朕结为兄弟,西夏国主与朕是甥舅,朕若投奔二国,不失一生富贵,仍旧可以快快活活地享受一辈子。

萧瑟瑟进谏说:“自古当皇帝的,国难临头之时,哪有只顾自身享受,而不顾百姓死活的。倘若金兵来攻,你逃到西夏,而我大辽芸芸子民将寄身何处?”

天祚帝哑口无言。萧瑟瑟暗自伤心,她在心里哀叹,大辽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