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张觉降宋(第2/3页)

康公弼、左企弓等人无言以对,遂被缢杀,尸体被抛进了滦河。

就在这时,面对平州之乱,北宋君臣却犯下了一桩弥天大错,给金国攻宋留下了口实。

张觉一不做,二不休,公开在平州改用辽国国号,张榜告喻燕民各复其业,归还他们的土地。这些燕民饱受迁移转徙之苦,今日得以重回家乡,自是对张觉感恩戴德。

张觉决定率兵勤王,奉迎天祚,以图大辽复兴。于是命人绘制了天祚帝的画像,挂于府堂之上,早晚一炉香,一天三叩首,一有事情,则要到天祚帝的画像前禀报,来表示他对故主的忠心。

但是,拥兵自重的张觉怕金军来攻,便派出李石、高党为使者,带着平州、营州、滦州三州的地图赴燕山府,以献土为名,向北宋求援。

李石、高党到了燕山府,向守卫燕山府的大宋官员王安中游说。

李石说:“平州自古以来,方圆数百里,兵甲十余万,乃兵家必争之地。张觉有文武全才,若为宋朝所用,必能成为朝廷防御大金的屏藩。如不然,张觉一旦西迎天祚,北通回离保,将为宋朝心腹之患。”

高党则在一旁煽风点火:“金人恃虎狼之强,强行迁徙燕京富家巨室,只留一座空城,来敷衍与贵朝当年之盟。想贵朝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今燕地旧民怨声载道,张觉将军存仁厚之心,违金主之命,一为生灵免遭流徙涂炭之苦,得复父母之邦;二可以为贵朝作守御之备,良苦用心,请贵朝明察。”

王安中对此深信不疑,上奏朝廷,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并命李石、高党前去汴京,亲自向宋徽宗请降。

宋徽宗和童贯、蔡京、王黼等亲信大臣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张觉请降颇费了一番脑筋。

如果拒绝了张觉,那么不但背负了不义的罪名,冷了天下英雄的归附之心,而且还让金国产生北宋软弱可欺的错觉。如果接受了张觉,将会导致燕云一带的宋金军事力量对比出现倒转,由金强宋弱转向宋强金弱,而且振奋民心士气,重振大宋国威。但是最大的顾虑是金军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向北宋发动战争。如果金太宗吴乞买一声令下,金国的虎狼之师直扑而来,到那时,北宋可要面临亡国之灾啊!

可是,北宋自从接受了辽国的郭药师投降后,大大地尝到了甜头。而今,张觉占据平州重镇,而且手中还握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北宋君臣自然是喜出望外。

但是,郭药师与张觉是有区别的。郭药师是辽国的将领,与金国没有任何瓜葛,充其量只是一个辽国的叛徒;而张觉的情况与郭药师完全不同,他是先投降了金国,目前身份是金国的官员,如果接纳张觉,等于是违反了宋金之间的同盟协议。

但是,北宋宰相王黼与童贯等人,认为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平州,这是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的好事,所以力劝宋徽宗接纳张觉。

甚至他们竟然天真地认为,如果惹恼了金国,假如金军来攻,那么依靠张觉就可对付金国的军队。

而宋徽宗有他自己的想法。平州、营州、滦州三州乃是后唐末期,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获的州城,并不属澶渊之盟时石敬塘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之地。除了收复南京之外,现在又能收回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千秋大业,如果真能成功,自己可以和秦皇汉武媲美。宋徽宗非常高兴,欣然同意张觉归附宋朝。

有一个人却极力上表坚决反对。

“我朝与金结盟以来,两国南北夹击辽国,以使我朝得复祖宗旧地,而今若背信弃义,则会破两国之盟,一旦金人来攻,敌强我弱,必招亡国之祸!故此,当杀宋朝使者,以明我朝立场。”赵良嗣可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作为宋金“海上之盟”的重要参与者,赵良嗣深知金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北宋军队的无能,两国既然明确禁止在对方境内招降纳叛,如今违背盟约,强大的金朝一定会和北宋刀兵相见。

因为收复了南京等地,赵良嗣被宋徽宗封为光禄大夫。

攻打南京,北宋两次惨败,最后只好借金国的兵力才得到了南京,而且金国遵守诺言,将南京城和幽云地区的其它六州慷慨地交付给北宋。尽管与“海上之盟”的约定相比,北宋好像吃了亏,但是毕竟没有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

如今辽国大军刚撤走,北宋居然擅自接纳金国的叛徒,这种行为绝对不是大国所为,简直就是无耻小人的卑劣行径。

对宋徽宗这个引火烧身之举,北宋朝内的其他大臣,只知逢迎皇上的心意,一味随声附和。宋徽宗不但不听赵良嗣的劝谏,反而认为他是金国的奸细,将其臭骂一顿,并夺去他的光禄大夫一职。

赵良嗣的噩运来了,几年后,随着北宋的灭亡,赵良嗣被列为“六贼”之一,宋钦宗即位后就派人到郴州,将贬谪于此地的赵良嗣杀死。

于是宋徽宗对张觉厚加安抚,决定改平州为泰宁军,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总领三州兵马,并免除平州、营州、滦州三年的租赋。

张觉高兴万分,日夜在平州大摆酒席,饮酒作乐。宋徽宗封他为泰宁军节度使,只是口头上的册封,所以他在等候宋徽宗的御笔诏书。

谁知,诏书没等到,却等到了他断头的末日。

完颜阿骨打新丧,金太宗吴乞买忙于料理后事,听说张觉降宋,只好先派完颜阇母率三千骑兵前来讨伐。

金军将领对北宋的背信弃义行为深恶痛绝,因为自从与宋结盟以来,金国一直坚守盟约。当年订立“海上之盟”,赵良嗣返回汴京,走到半路被金兵追回,回到完颜阿骨打的驻地,赵良嗣才知道金国出现了牛马疫情,金国恐怕在约定的时间难以出兵。因为双方约定在8月9日共同出兵,所以完颜阿骨打急忙派人把赵良嗣追了回来,待到明年再约攻辽。

金国如此遵守约定,而北宋却一再违约,现在又竟然敢公开接纳金国的叛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觉听说金军来攻,自已率两万大军,在营州安营扎寨,准备抵抗金军。完颜阇母带着三千人马,来到营州城下,见防守森严,敌军势众,自觉不敌,遂命人在营州城门上写上了“夏热且去,今冬再来”几个字,然后掩兵而退。

张觉一见大喜,便上书宋徽宗,吹嘘自己大败金军。宋徽宗信以为真,命人带着数万赏银,带着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的诏书,前来慰问。张觉手下的李石、高党、张均、张谦、张敦固等人亦被各自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