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战血 第五十六节 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第2/2页)

哈哈哈,你这一战让朕看清楚了很多人的本来面目,承乾,你要记住,用人就要不停的观察,一遍两遍你是看不清楚的,诸葛亮的用人之道里,其中就有一条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你们不能只看一个人平日里说什么,还要观其行。

朕不喜欢曹操的做法,却不得不承认他的用人之道,取士取才不尚德,乱世还行,清明世界里就不行了,可惜啊,世间多的是有才无德之人,少见的是德才兼备之士,所以朕打算制定一套帝王的准则,很早以前朕就有这种想法,现在该动手了。”

李承乾,李恪躬身祝贺,云烨,李泰却皱起了眉头,李二看到了四个人不同的两种反应,太子和李恪同意他能理解,但是云烨和李泰反对他就弄不清楚,好在四下里没外人,就不悦的问:“青雀,云烨,你二人可有不同意见?”

“父皇,您的才能天下共知,总结归纳出的范例一定是准确而精辟的,儿臣相信,将来大哥按照您制定的条例治理国家,一定不会有问题,儿臣担忧的是以后,您制定的条例将来一定会成为祖宗法度,后世子孙一定没人敢轻易触碰。

父皇,这世间的所有学问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变得跟不上后世的步伐,您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唐,可谓一日三变,军中马上就要开始出现火器,孩儿相信,随着火器的研发,今后我大唐的军伍,一定会变成以火器为主的新式军队,它涉及到很多的元素,以前的那些旧的指挥方式有许多都会被逐渐淘汰,所以孩儿担忧。”

李二眯起眼睛,思虑了一会,又对云烨说:“你也认为朕的规则会成为后世子孙的绊脚石?”

云烨没有犹豫,重重的点点头说:“臣还是不习惯在您面前说违心的话,的确如此,陛下咱们暂且不谈这事,微臣请您再观察两年,您春秋鼎盛,现在说这些太早,臣敢打赌,两年后的大唐一定会逼得您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律法,才能满足大唐的需要。”

李二背着手笑着点点头“那朕就再看两年,看看贞观十一年到底会如何逼迫朕修改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