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佛满长安 第八节 都是人才(第2/2页)

“父皇,这篇《四海赋》到底说些什么?”李泰把卷子拿给李二看,李二接过卷子,摇头晃脑了好一阵子,叹口气说:“这也是人才,是进秘书监的好苗子,这次州府送上的学生,他们的学问也大有长进。”

“这也是学问?”李泰奇怪的问父亲,所谓人无欲则刚,他和父亲说话明显的要比李承乾随便的多。

“是学问,你看看书院的卷子,有几个人在遣词造句方面能胜得过此人,青雀,恐怕你也就是这个水准吧,朝廷的诏令,文书,旨意都需要通过书面形式来告知天下,这样的人很有用,虽然做不了正印官,但是作为幕僚,还是不错的,这张卷子另外放起来,父皇要仔细对比一下,两种教育体系之下,到底孰优孰劣。”

当长孙命宫女给父子三人送来饭食的时候,已经到了掌灯的时候,卷子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每看一张书院学子的卷子,李二脑子就立刻知道该把这家伙送到那里去磨练。

“此人应当去鸿胪寺,一篇《关系论》真是让朕大开眼界,世上竟然还有如此阴损的害人手段,盐里面放铅粉?老天爷,书院把这小子祸害成什么人了?杀人于无形,十一抽杀令?这是军法,什么时候可以用在羁縻州了?把我大唐的学问传播到周边的邦国,增加凝聚力,还能让那些土著天然的对我大唐心生好感,百十年后,慢慢就会成为成为大唐的属民?妙哉,只是为何一定要州府的士子去完成这项任务?算学不给?物理不给,就是四书五经?混账东西,怎么现在就对自己的同僚下毒手了?

青雀,这家伙一定是云烨的得意弟子吧?”

“没错,父皇,看文章就知道是王玄策写的,云烨对他寄予了厚望,这家伙一直想去吐蕃,认为那里的人傻,好骗,经常对别人说,他的第一桩功劳,就该从吐蕃人身上获得,神叨叨的一个书院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