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蜀(上)(第5/12页)

历史评价:

陈寿: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性好人伦,勤於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

杨戏: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

诸葛亮:庞统,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鲁肃: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张存: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

刘备: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

人物之法正

字:孝直

时间:175——219(寿46)

籍贯:雍州 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

曾任官职:尚书令、护军将军

谥号:翼侯

家庭成员:父:法衍,儿:法邈

人物传记:

法正早年投靠刘璋,但既不受重用,又受同事诽谤。在出使拜访过刘备后,暗中与张松策划拥戴刘备,并利用再次出使刘备的机会,私下向刘备提出借机取蜀的计划。并在刘备征蜀过程中准确预测了刘璋不会采用郑度之计。建安十九年刘备成功取蜀,法正被赐予高位,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分析形势,鼓动刘备进攻汉中,并建奇策斩杀夏侯渊。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法正被任命为汉中国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的奇谋妙策,诸葛亮也为之惊奇。

历史评价:

曹操: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陈寿: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

杨戏:翼侯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

孙盛: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

蜀人: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诸葛亮: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②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张璠:法正,虽有君臣之义不正,然固以委名附质,进不显陈事势,若韩嵩、(刘光)〔刘先〕之说刘表,退不告绝奔亡,若陈平、韩信之去项羽,而两端携贰,为谋不忠,罪之次也。

人物之徐庶

字:元直

籍贯:豫州 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一带)

官职:右中郎将 御史中丞

历史年表:

徐庶原名徐福,本是寒微人家的孩子。(注:《魏略》原文“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有人将其解释成徐庶原为姓单人家的孩子,不过目前主流说法将“单家”解释成背景单薄、出身寒微的人家,故有了如本文的解释。)

徐庶年少时爱好任侠击剑,曾于东汉中平末年(189年左右)为人报仇,脸上涂上白垩,披发逃走,被官吏抓获。官吏问他姓名,他不回答,于是官吏将他绑到车上,击鼓行于市,认识他的人也不敢说。后来,徐庶的同伴一起来解救他,得以逃脱。徐庶感慨获救,从此弃刀戟,换上疏巾单衣,折节向学。开始拜访学堂之时,诸位学生听说他以前作过贼,都不与他接近。徐庶于是摆出卑躬的态度,常早起独自扫除,从而得以听课,通晓义理。他与同郡的石韬交好。

东汉初平年间(190年-193年),中原地区开始战乱,徐庶和石韬一起南行,客居荆州。到达荆州后,徐庶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

刘备屯于新野期间,徐庶去见刘备,被刘备所器重。后经徐庶的推荐,刘备得到了诸葛亮。

208年,曹操南征,刘备于长坂兵败,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徐庶向刘备告辞,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就是靠这方寸之地。如今已失老母,方寸乱了,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于是刘备同意徐庶离开,徐庶和石韬向北投降了曹操。

魏黄初年间(220年-226年),徐庶在魏国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魏太和年间(227年-233年)后,徐庶病逝,留有碑在彭城。

历史评价:

诸葛亮:①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②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人物之蒋琬

字:公琰

时间:?——246

籍贯:零陵湘乡

官职:大将军

谥号:恭侯

家庭成员:子:蒋斌

历史年表:

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劝止,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也。”顷之,为什邡令。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迁为参军。

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

建兴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建兴九年卒。

历史评价:

诸葛亮: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②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陈寿:蒋琬方整有威重,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裴松之:蒋为相,克遵画一,未尝徇功妄动,有所亏丧,外卻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何以过於此哉!今讥其未尽而不著其事,故使览者不知所谓也。

人物之费祎

字:文伟

时间:?——253

籍贯:江夏鄳

官职:大将军

谥号:敬侯

家庭成员:子:费承、费恭

人物传记:

三国时蜀汉名相。费祎性格宽和,少时从伯父入蜀游学,留于益土,及刘备平定益州,费祎便留蜀为官。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任黄门侍郎,深得丞相诸葛亮所器重。后来费祎迁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坐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费祎为后军师。不久又代蒋琬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当国以来,尽心抚政,多御敌寇;性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延熙十六年,费祎于宴会上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